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有关自闭症模仿的认知理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12-23 点击数: 百度一下

   随着对自闭症儿童模仿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心理学家们提出许多理论假设来解释自闭症儿童的模仿缺陷。如表征缺陷假设、执行功能假设、主动模块内匹配模型、自我——他人投射理论、目标导向理论、双路线理论等等。

    表征缺陷的假设( symbolic deficit hypotheses)是由Leslie以及Morton和Frith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自闭症人士缺少对他人进行表征的能力,因此不能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换言之,模仿缺陷是元表征机制出现问题的结果。他们把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分为初级表征和次级表征。初级表征是指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表达,次级表征则是对表征的表征,称作元表征。他们认为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表达生成过程(元表征的核心)受到阻碍,所以他们无法完成外在观察动作所赋予的内在心理表征的任务,导致他们的初级表征能力和元表征能力之间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引起模仿缺陷。但是,元表征缺陷理论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有研究认为模仿缺陷出现在自闭症儿童还没有发展出元表征之前,如Meltzoff等人早已证明出生42分钟的婴儿就能模仿成人的面部动作,这时的儿童是没有元表征能力的。但是对于年长一些的自闭症儿童的模仿缺陷,可能部分是由于与元表征缺陷的象征能力障碍所致。

    执行功能缺陷假设(executive function deficit hypotheses)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模仿缺陷是动作计划、有顺序复制和执行困难的结。Rogers等人试图区分元表征假设和执行功能假设在自闭症儿童模仿中的作用。他们假设:如果是表征障碍,那么自闭症儿童应在意义模仿中有困难,在无意义模仿中没有问题;而执行功能缺陷则会导致自闭症的连续顺序模仿的困难,而不会出现单一任务执行障碍。结果发现了自闭症儿童在顺序任务中出现更多的困难,因此,他们认为模仿缺陷与执行功能的障碍有关。

    的确,模仿需要动作技能和计划能力的正常发展。但是Griffith等人的研究表明,直到4岁时自闭症儿童并没有在执行功能方面显著落后于对照组儿童。还有研究表明,模仿障碍是先于执行功能障碍的,模仿缺陷出现得更早,那么就不适合用执行功能来解释模仿问题了。最后,执行功能理论同样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为什么有意义的物体或姿势的参与有助于提高那些有语言能力自闭症儿童的模仿加工成绩。因此,我们认为,在模仿和动作执行之间可能有重叠的部分,这需要在今后进行深入研究。

    自我——他人投射理论(the theory of self -other mapping),是Rogers和Pennington借助于Stern在1980年创造的人际发展模型( model of interpersonal development)发展而来的,这一理论强调两个宏观组件与模仿相关:首先是跨模块的表征过程中提取自我和他人的模式的相似性;其次才是执行功能。ogers等人认为,自我——他人投射的一致性是人类社会认识正常发展的关键,而这一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从出生时就开始的,主要根源于婴儿早期的模仿

    和情感交流。普通儿童自动地无意识地使用自我——他人投射机制进行模仿,而自闭症儿童却“不能通过单一通道或跨通道进行表征加工,形成和协调自我和他人的社会表征”,从而最先表现为模仿缺陷。与此同时,他们也强调了自闭症儿童在动作执行方面的显著落后,他们提出:“社会和交流行为主要是动觉行为,因而一般的动觉的损伤有可能阻碍交流——我们假设,在婴儿期严重的运用障碍和模仿缺陷可能会明显地阻碍参与社会交往的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在这一角度上,这些缺陷将会干扰两个人之间情感联系的建立和保持。”

    综上所述,与其它理论假设相比,自我——他人投射理论的突出之处还在于其并不局限于模仿缺陷的解释,还能对自闭症儿童存在的一系列社会认知缺陷的提供合理的分析,包括移情、共同注意、假装游戏、心理理论缺陷。并且,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还有来自神经生理学和脑功能成像的证据表明,自我一他人投射理论的观点取得了镜像神经系统脑机制研究的强有力支持。

 

加入收藏
Tag: 孤独症模仿 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康复
上一篇:社会故事法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应用
下一篇:自闭症沟通,沟通要有沟才能通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还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
  • 多媒体教学与自闭症儿童教育
  • 孤独症功能候选基因的研究(二)
  • 孩子需要鼓励,而不是赞扬
  • 黄色教室墙可抑制多动症
  • 如何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其案例(二)
  • 儿童节里爱如潮涌
  • 儿童心理干预国家攻关项目启动
  • 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安置
  • 过度活跃和自闭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