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孤独症真的可以完全康复”
进入孤独症(自闭症)这个领域有八、九年的时间了,
看到了几例接近或者完全康复的案例,
我觉得有些自闭症可能完全康复的。
当然有人说康复的都不是自闭症,
但怎么知道那些自闭症的孩子里有些也有可能属于“不是自闭症的自闭症”。
自闭症能否康复是要看条件的:
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
自闭症患儿的症状的严重程度,
父母的婚姻关系,
父母早年被抚养的经历,
自闭症患儿的年龄,(其实看起来哪个年龄都有戏,但是一旦上学,就有太多纠结的事情了),
父母的参与程度,
父母的家庭经济情况,
父母忍受焦虑的能力等等。
补充——父母对儿童行为的解读能力,以及适时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要素。
关于康复:
我的基本假设是自闭症的小朋友什么都懂,只是不表达,
我最早干预的案例都是最难的,之后是最容易,
不管自闭症儿童的症状的严重程度,随着康复,
我会发现自闭症儿童实际上是人际非常敏感的孩子,
而且对人际的要求非常高,比如爸妈说话的语气语调等都非常在意。
自闭症的小孩如果进入康复的轨道,
他们将以非常夸张的形式度过儿童发展的每一个心理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依恋期,如果处理正确大部分儿童都能进入这个依恋时期,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干预会停止在依恋期,或者这个时期度过的不充分。
原因多种多样,最关键的是年龄,这个关键期和孩子无关,
孩子如果康复,注定会进入这个时期,
关键期是对于父母而言的,父母不能容忍两岁以内的孩子身上的情况发生在7-8岁,甚至10几岁。
(举个例子,还是i-Roy的微博:
Roy近来很多事都乐于独立做,睡觉却例外。10点多哄上床睡,大人离开后,每隔三五分钟Roy就大喊,“爸爸,我要尿尿!” 然后只挤出三五滴。两次之后他干脆直接说,“要爸爸和我一起睡觉。” 于是,和Roy一起挤在小床上睡,Roy睡着了,自己也迷迷糊糊了。这些天基本都是这样,需找找原因和方法。
Roy其实是在寻找和爸爸的亲密,“要爸爸和我一起睡觉。”这可能是对早年依恋的补偿,孩子会自动进入某些康复阶段,启动父母的跟随,但是往往父母在心理上已经开始拒绝不符合年龄的亲密。
关于转载此文的几点看法:
1. 此文引致颇多争议,主要是干预方法层面的,这些争议也代表了对孤独症不同的观念,即由行为出发,还是由关系出发。我的看法是仅从行为出发不能解决孤独症的核心问题, 即社会性沟通障碍。
2.易老师对孤独症的基本假设是正确的,现在已经被一些研究所证实,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研究支持这种假设。
3.国内的一些机构和媒体严重误导家长,家长应该有了解事实和进行选择的权利。
4.赞成以家长为主,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