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单翼天使插上翅膀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对外界环境反应异常等特征。有人把自闭症儿童称为“星星的孩子”,就是说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跌落人间,但依然沉溺于自己的世界,距离我们如星星般遥远。他们多表A现为:强烈地回避人,回避社会; 极其刻板的情感反应;对物体和人存在广泛严重的视觉回避,着迷于使用“余光”;对疼痛或意外伤害缺乏反应,比较集中于触觉、嗅觉、味觉;对任何事件很难有反应,差不多不断地需要大人控制等等。孤独症病因至今不明,以前人们认为本症是由不良照顾模式所致。
孤独症的儿童,孤独离群,沉迷自我,交际困难,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孤独症的儿童,言语障碍突出,难以正常语言交流。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 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
孤独症的儿童,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反对环境变化。常常会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 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 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对于儿童孤独症,目前无特殊药物治疗,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面我们谈谈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与方法。
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儿发展社交兴趣和交往技能,阻止种种不快的行为,帮助他们发展正常的行为和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正强化疗法是一种行为训练的有效方法,是指给患儿一个好的刺激,即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达到矫正病态行为症状和其他不适应行为,最后实现治疗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许多小部分,每一部分都建立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回答正确或反映正确则以鼓励,成为“强化物”,而错误的反映则应被纠正、忽略或重做,每次行为训练都要加以记录以便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修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随时随地的,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期待孩子不断地做出正确反应时,作为训练者就要时刻注意和遵循发指令的一些原则。关于单独使用行为分析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的研究较少,它常常与其他的方法联合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结构化教学法是扬长避短,利用图片,相片,数字,文字,符号这些可实行媒介来帮助儿童学习的方法。结构化教学法也称系统教学法,他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及学习程序,并运用实物、图片、相片、数字、文字,符号这些可视性媒介来标明学习的内容及步骤,帮助儿童理解环境要求和教师,家长的要求,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学习。
感觉统合训练疗法属于提出年代较早、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完整的体育游戏,包括:滑板、滑梯、羊角球、袋鼠跳、隧道、蹦蹦床、圆筒、大笼球、独角椅、摇摇船、网揽、拍球、跳绳、爬行等15项活动,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显著减少负性行为,增强各种机能。
音乐治疗干预孤独症儿童行为训练的研究工作中,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点与症状,张焱提出了将音乐治疗、结构化教育与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三者融合起来的观点,通过对1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进行了行为训练的个案研究,结果患儿在提高主动语言表达的动机,转化和改善刻板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情绪与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大量实践表明,游戏治疗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并已经在特殊教育领域和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游戏治疗如能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发挥作用,将会提供一条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新途径。
自主交往训练法,其核心是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沟通与交往的自主性,其基本原理是在情绪放松的前提下培养自信,在自信的前提下主动与人进行交往,最终达到分享与合作。具体为通过对人物表情、卡通图片表情、创设不同情境推断人物可能的情绪反应等训练。自主交往训练法主要包括六个阶段:情绪放松阶段,自主选择阶段,过程模仿过程参与阶段,表情想法认知阶段,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阶段,合作与分享阶段。
教育训练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家长和患儿都有信心坚持下去,千万不能因为希望渺茫或工作原因半途而废,让我们一起为自闭症儿童亮一盏蓝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