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孤独症儿童一起全方面成长
张主任接受了央视《第一访谈》的采访,期盼了很多天终于播出了,晚上回家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来看,从头看到尾,有很多的感触!第二天来到学校,和老师们交流时,都说很受感动。,张主任的访谈内容总结了我们康达领导和老师11年的艰辛和不易,更多的是收获而感动!
总结了张主任主要讲了以下几点,1、宣传,让各界人士,关注,理解,接受自闭症儿童,2、家长心态的调整,3、机构以后的规划和发展,4、自然训练法的应用,5、传统文化教育。
1、宣传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需要社会各界和整个社会来包容孩子,但是社会上的人对于“自闭症”“孤独症”还是很陌生,每一年学校都会举行很多的活动来宣传“关爱自闭症孩子”,显然有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次盼来了央视《第一访谈》,希望更多地人们能了解“自闭症”,不再对他们另眼相看,望而却步。也希望我们每个家长、每个孩子都能放下心态去面对现实。只有我们自己自强,自立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2、家长心态的调整
有的家长会无法接受现实,呈现消极的态度,每日唉声叹气,这样不但帮助不了孩子,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试想,我们的心情不好,烦躁时,就不能对于孩子的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孩子看到我们不好的表情,也会紧张,不安,不知所措。回报我们的自然也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我们每天高高兴兴的带孩子玩耍,孩子心情好了,自然回报我们以微笑,并且学习效率也会大大增加。
这让我想到刚来机构训练的孩子,除了给孩子做好训练以外,我们更要做好的就是,向家长分析问题,了解孩子,调整家长的心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迎接孩子的每一天,才能看到孩子带给我们每一点的进步,自己看到孩子进步了,心情自然就会更好,这是良性的循环。
还有,我们现在积极地培训家长,在交流时,注重的不是孩子今天学会了什么,会说哪个字了,会做哪个动作了,最重要的是,让家长进行操作,理解做这项内容提高了孩子哪项软性能力,这项软性能力对于孩子训练的重要性。要达到这项目的还有哪些方法,我们在家庭中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哪些内容来达到这项目的,等等。
所以,家长的心态调整和交流是很重要的。
3、机构以后的发展和规划
“看不见老师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看不见课堂的课堂是最好的课堂,看不见机构的机构是最好的机构”看似很简单的几句话,做起来确实是很难得,张主任作为康达这个团队的领头雁,需要带领我们寻找方向,冲破困难,帮助自闭症孩子找到最简单,最自然,最少阻力的道路。而我们康达子弟,要做到的就是: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关爱孩子,端正心态,崇尚科学,精益求精,充实自我,立志成才,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定会做到的。
4、自然训练法的应用。
对孤独症来说,康复训练的方法非常多,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自然训练法以生活细节为内容,以为场景变化平台,以游戏互动为形式,以提高孩子的社会性能力为目的,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真谛,很自然地在兴趣-成功-自信-主动”等心理引导下,使孩子最终回归社会的方法即为自然训练法。
在实践操作时,我们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能力设置不同的游戏或场景来跟孩子互动。而场景的设置不是我们想玩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让孩子拉过来加入我们,而是我们要先模仿孩子看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当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后,再慢慢的介入,引导让孩子来模仿我们的活动。逐渐参与进来,体会游戏带来的快乐。
在课堂上,我们要保持积极地态度,将课堂变得活泼,有趣,生动,有活力,这样孩子也高兴,学习吸收的也快,老师们也很有朝气,精神很饱满的。
5、传统文化教育。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词叫做“正能量”,首先要做到这个“正”字,张主任一直鼓励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吸收正能量,要作为一名好的特教老师,首先得是一名正直的人。传统文化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把传统文化作为康达文化,作为我们康达人的领航标,让我们找到方向,并为了传播这份能量而努力。
我们一定会向张主任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康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