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丧夫,捡菜为生,仍坚持为自闭症儿子训练
近日,网上一则消息称,山东泰安一位母亲在经历了两次丧夫之痛后又发现儿子患有孤独症,目前母子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据悉,现年49岁的吕女士老家在肥城市安庄镇,曾经她也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但丈夫在2006年因病去世,41岁的吕女士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经人介绍开始了她的第二段婚姻,没料到,命运再次给了他当头一棒,在小儿子出生的第四年,第二个丈夫也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备受打击的她并没有苦尽甘来,丈夫走后他发现四岁的儿子小乐(化名)依然不会说话,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儿童,她仿佛感觉瞬间天塌了下来。
为了医治儿子的病,她只能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将上初中的女儿留在老家读书,在泰安一家康复机构安顿之后,母子俩蜗居在机构的一间宿舍里,为了节省开支,平时她总是到菜市场捡一些菜叶,吃饭的时候也总是将菜加到儿子的碗里,值得欣慰的时候,每次儿子都会再把菜夹回妈妈的碗里,“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虽然孩子不会表达,但我从他笨拙的动作里看到了对我的爱,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一天天的好起来,女儿在老家能好好学习。”
这样暖心的场景让人们既心疼又高兴,母子俩孤苦无依,蜗居城市,捡菜生存,只为了给儿子治病,这种艰难的处境让人们不忍面对,但欣慰的是,这位坚强的母亲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和打击之后,依然执着的帮助孩子康复训练,儿子虽然不懂得表达,甚至不会说话,但依然保持着对母亲那份最真挚的爱与感情。
孤独症被称为儿童精神疾病的杀手,正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患儿通常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障碍,而且这些特征往往会伴随患儿终生,再加上目前尚没有有效地医学治疗方式,患儿的康复治疗就成为了家庭最艰巨的任务,高额的费用也让不少家庭吃不消。
吕女士的处境固然让人忧心,但类似这样的自闭症家庭还不计其数,患儿父母在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之外,也需要为康复费用发愁犯难,这些家庭需要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与扶持,也需要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尽管目前多地已经有了针对贫困孤独症儿童的保障政策,但对于像吕女士这样的家庭仍然不足以解决问题。
国内知名孤独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分析,孤独症孩子的康复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只有从多方面努力,最大程度的保证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才能促进患儿的康复与进步,加快融入社会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