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高新工作,海归女孩儿自费拍摄自闭症纪录片
导读:一名85后的中国女孩儿从日本留学归来,放弃了高薪又体面的工作,独自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成为了一名独立纪录片的导演,自费拍摄一部关于讲述自闭症群体的公益纪录片。
海归女孩儿结缘自闭症儿童
这位年轻的女孩儿叫况冶,曾经在日本学习生活12年,专攻法语专业,也曾在多家电视台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自闭症这个特殊的群体。
2011年况冶加入了一家影视公司,成为一名纪录片编导,开始了她的第一步纪录片《民间》,在历时两年的拍摄中,况冶承担了抗战老兵、宠物保护及自闭症组织的拍摄工作,这也成为她独立拍摄自闭症纪录片的诱因。
自闭症群体的现状触动了她
在承担自闭症组织的拍摄工作时,关于中国自闭症现状的数据让她大吃一惊:中国自闭症服务机构的创始人中,有55.88%是家长。其中一名家长想带儿子出去走一走,见一见各地创办自闭症机构的家长,况冶就负责将她的路程影像拍摄下来。
独立导演纪录片,自费拍摄
况冶想继续关于自闭症的后期拍摄,但经费有限,看了看自己存着里的八万块钱,她决定辞掉工作,以独立纪录片导演的身份自费拍摄这部有关自闭症的纪录片,这部独立的纪录片况冶想把它取名为《中国自闭症》,她希望通过这部片子向世界呈现中国自闭症的现状。
多种影视形式开始关注自闭症
除了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自闭症群体之外,电视剧、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形式也逐渐注意到这个特殊群体,微电影《苦杏花》通过对一个苦命的自闭多动小女孩儿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饱受摧残的苦难家庭;正在拍摄的微电影《音符上的星星》也细致入微的刻画了一群自闭症孩子的生活状况。
专家:自闭症康复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训练,也需要媒体的宣传力量
国内知名的孤独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分析,自闭症康复事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主要依靠长期有效的专业康复指导语训练,同时,也不能忽视影视剧及媒体对自闭症的宣传作用,这种宣传方式辐射范围广、影响力较大,能够引起社会民众对于自闭症的关注,理解和包容自闭症群体,同时也能使民众充分了解到自闭症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温馨提示:如果您有自闭症方面的问题,可扫描二维码关注“星儿家长有约”和道道阁儿童之家微信论坛进行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