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与理解对于自闭症患者仍远远不够
近两年随着自闭症发病率快速攀升,自闭症患者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尽管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关爱自闭症患者较之前力度大,但是仍有不少人对自闭症这三个字还是存在一定误区的。
自闭症,又称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自闭症患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当然,以上内容仅仅只是自闭症患者们的专业化概念,而作为有情感有责任的大众来说,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概念上的熟悉,而是要上升到具体的关注与关爱上。
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需要的不只是人们大概的知晓、不只是医疗,更多的是需要大众及周围人对他们的帮助和引导,需要社会对他的尊重。这是一位8岁自闭症患儿洋洋妈妈面对媒体镜头时候有着的切身体会。自闭症患者家长在让孩子接受正规的康复教育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压力。所有家有自闭儿的父母都非常渴望社会能对自闭症患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包括老师和医护人员。“和同情相比,我们更需要社会的宽容和理解。我们最想通过帮办告诉大家的是,他们是一个有希望的群体,如果社会给予自闭症患儿更多的理解和关怀,他们就有可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洋洋妈妈说。
自闭症孩子往往会被莫名其妙的地挂上一个“异类”、“傻子”等标签,小朋友及其家长看到后都会避而远之,不愿自家孩子和星星的孩子们一起玩耍。甚至会传出“和自闭症孩子玩多了就会被传染”等滑稽之谈,这充分显示了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知识的严重缺乏以及对其家庭的不理解、不尊重。
另外,自闭症患者父母的心态问题很重要,大众的不理解、不关心我们可以通过后期宣传去感化,但作为这样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心态。因为父母亲心态、夫妻关系乃至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康复起到重要乃至关键的作用,请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有爱、有接纳的康复环境。尤其希望爸爸们,对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不离不弃,并积极地加入到孩子的疗育过程中,不要让妈妈们过于操心和劳累。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给予自闭症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家长要尊重自闭症孩子与普通儿童间的差异;社会也要给予自闭症儿童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学会尊重,是一件易事,也是难事。容易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做到,然而它同时又难得以至于需要每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用一生去修炼。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会不断有更多的人来和自闭症患者及家庭并肩战斗,一起陪伴星星的孩子快乐康复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