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疗法在学前特教班的应用
关爱疗法这样的名词在我的学习经验中是第一次接触的新名词,这是一种透过妈妈抱孩子的过程,使亲子之间产生心灵的互动,透过心灵的沟通可修复曾经遭受的心理创伤。
六岁以前的经验对一个人未来人格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亲子间关系的建立对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早期疗育即在这个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爱疗法的应用将可以帮助老师在面对家庭有缺憾的孩子找到介入的管道,这将对于儿童日后的人格特质、情绪的理解与表达、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扮演着重要的媒介。
小山是由一对十几岁吸毒的年轻父母产下的脑性麻痹儿,产下后父母离异,小山虽仍由父亲家人抚养,但因父亲对小山的态度影响小山在情感表达的困难,小山虽是脑性麻痹儿,但有一般正常幼儿的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只因平常小山总是主动的与他人产生良好的人际互动,也能适时的表现正确的语言内容,而未及时发现小山在家庭中与父亲互动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仅得知因父亲的不负责任以为只有在生活必需品不予提供,往往一片旺旺仙贝也能成为小山的一顿早餐,因此老师们特别注意小山在食物营养上的调整,并未察觉其内在情感遭受强烈挫折。
在一次「照顾娃娃」的教学活动中,班上练习进行「办家家酒」,我们准备了娃娃、奶瓶和假发,老师示范如何抱娃娃,如何以奶瓶喂奶的过程,在喂奶的过程并不断的和手中的娃娃说话,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扮演的妈妈进行眼神接触或语言对话,其中包括没有语言的重度智障儿童与中度自闭症儿童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此次的角色扮演练习,然而,在我们和小山进行「抱娃娃」的练习时,小山瞬间在脸上出现极度恐惧的表情,甚至于以清楚的语言说出「不要!」,并激烈的将娃娃用力的推走,这是老师发现问题的开始。当老师扮演着妈妈,将小山抱在怀里,小山的表情依旧恐惧,于是我们决定为小山的情感教育进行更进一步的介入。
方法一:老师每天和小山见面的第一件事,即是和小山进行口头上的招呼与赞美,尔后即是给予小山一个深深的拥抱,便和小山开始以语言聊天,以了解小山在家中的情形。(小山开始会向老师叙述家中的三餐,如:喝牛奶、吃泡面…..等。小山开始告诉老师爸爸是彻夜的打计算机,小山稍有要求,便会被爸爸以棍子打胸部和背部,也因此被寄养在祖父母的朋友家,虽然友人对小山极其照顾,但小山的行为表现让老师察觉其因儿时不愉快的经验而影响其情感的发展)
方法二:老师利用和其它同侪互动的机会让小山坐在一旁,老师逗弄着其它幼儿时,同时不断的告诉小山:「老师爱小平,小平爱老师!」,让小山透过视觉的观察感受老师和其它同伴互动的情形,老师再开口问小山:「你要不要让老师爱一下?老师抱抱好不好?」,在小山于一旁观察老师与同伴互动的时间,让小山在接受老师情感的表达先有一缓冲的时间,并让小山决定是不是愿意接受老师与其产生情感的互动。
方法三:利用小山在学校内和老师、同伴产生互动的情形,并拍下照片,并以第一人称的句子叙述小山的生活经验,每一个句子都在呈现小山与自己的对话,并以肯定自己为主要的目标。课程间,老师以「从前,从前,….」的语气来讲述小山的生活故事,让小山以另一种角度来阅读自己的生活经验,而生活故事中呈现的情节均以肯定小山在学校里学习的各种表现。
方法四:老师利用鬼脸面具并假扮成「鬼」以帮助小山发展出拒绝与表达「害怕」的感觉,当一位老师扮演成「鬼」,另一位老师则以语言呈现出「你走开!」、「不要碰我!」、「我不喜欢你!」等语言的提醒,尔后再由老师示范说出「老师!快来救我!」等语言内容,此时老师同时介入对小山情绪的安抚,让小山透过「鬼」的角色再一次表达「害怕」的情绪。
方法五:老师将教室内的灯光均关闭,并将小山拥抱怀中,小山始终害怕教室内漆黑的感觉,老师提醒小山闭上眼睛,听一听周遭有哪些声音,并让小山说出自己听到了哪些声音。老师问小山:「黑黑的像什么?」--「鬼」,「什么时候有鬼?」、「鬼住在那里?」、「鬼有没有眼睛?」、「鬼为什么很可怕?」、「家里有没有鬼?」、「谁和鬼一样?」、「鬼会不会打你?」在对话的过程中,老师随时以手掌抚摸着小山的手背,并不时的拍抚小山的背部,让小山感觉自己在叙述不愉快的经验时是被保护的、是安全的、是被认同的。当小山在叙述完自己的经验后,老师问一问小山:「您现在想把眼睛张开了吗?」,小山点头表示同意后,老师告诉小山:「你可以把眼睛张开!」当小山将眼睛张开后,老师提醒小山:「找找看!教室里有没有鬼?」
小山因为家庭的问题而无法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情感,无论在面对任何人均以讨好的口气与他人互动,尤其是对于不熟识的人也会以亲切的语言与他人打招呼,老师适度的以语言提醒,避免小山无所选择的与陌生人互动,「被爱」、「被关心」、「被拥抱」、「被了解」会是一种愉快的生活经验,当「关爱疗法」的理论被真实的应用在师生间的互动上,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人性良善的本质,我愿意相信一个事实--即使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所不是或不适,我都宁可相信他们不是故意的,即使在当下的因缘,我们用很短暂的时间和孩子互动,但是我始终相信,这样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内心萌芽。
小山依旧在我们班上,因肠胃炎休息了两天未来上学,早上来校时,一见面便拥入老师怀中,轻声的问一句:「老师!我在家里你有想我吗?」老师将小山抱的更紧,在耳边轻声的告诉他:「老师在家里好想你喔!今天帮你准备你爱吃的稀饭,你要不要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