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培养自信自爱孩子的原则

作者: 更新时间:2007-03-29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孩子日渐长大,我们当然最想看到他们时常都开开心心、合群好学、不怕挫败,不畏艰难,勇于接受挑战和愿意承担责任。
如何培育这样的孩子?
关键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感,让他学会自信自爱,这也是父母送给子女一生最好的礼物。
自尊感是孩子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整体印象,帮助孩子认定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可以做些怎么、做得有多好,有多少人认同和接受。

自尊感可以是多方面的,每个人在不同的自尊层面可能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

孩子受朋友爱戴,社交自尊自然好,但另一方面,孩子动作较笨拙,体能自尊便会偏低。每个领域的自尊感所占的比重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社会文化影响所致,

例如:
在香港,学业成绩比体育成绩更受重视。

另外,自尊感和以下的五个范畴有相关的联系:

  与「自我价值」关连
( 一 ) 安全感 - 感到受保护和重视,肯定自己的价值,对未来有信心。
( 二 ) 独特感 - 认定自己是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样貌、喜好和其它身分的代表,并感到自豪。
( 三 ) 联系感 - 感到被亲友和所属团体接纳、认许和欣赏。
   
  与「自我能力」关连
( 四 ) 能力感 - 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学习新事物和应付生活的挑战。
( 五 ) 方向感 - 知道自己不需要依附别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作出决定,并承担决定的后果。
● 缺乏成人的赞美、关怀或注意力。
● 孩子的成就或优点不被承认。
● 孩子的意见和感受不获尊重。
● 成人的谴责及严峻的批评,或伤害性的羞辱。
● 常拿孩子与兄弟姐妹或朋友作此较。
● 没有足够自我照顾机会,不会应付困难。
● 未有培养嗜好,没有正常的社交生活。
● 父母常埋怨孩子是他们的负累。
● 父母不和,家庭常出现纷争。
自尊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经验中逐步形成的。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因此,幼儿对自己的印象,完全建基于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态度和行为反应,
例如:
人家称赞他的容貌 --- 孩子便觉得自己漂亮可爱,母亲赞赏孩子能自己做功课 --- 孩子便认定自己是乖巧合作。
随着孩子成长,他不再以别人的反应作为评价自己的唯一标准,他会把自己的能力与外界和自己订立的标准比较,作出自我评价。
例如:
孩子虽然得到母亲称赞,但观察到其它同学的作品,知道自己的画工不及别人,自我评估后,知道自己比人差,进而不肯把作品向人展示。
每人脑海中都存有理想的自我形象,如身材该怎样、学业成绩要多好等,自尊感的强弱取决于自己在感觉中和理想中的差距,差距愈大,自我接纳愈难,自尊感便难以增强。
● 自尊感是影响孩子学习、交朋结友和应付生活种种挑战的最主要元素,尽管两个人的天分和能力相约。
● 个人的自尊感高低却影响其实际表现,有良好自尊感的孩子,自信可以学习新事物和改变周遭的环境,因而会主动学习和尝试。
● 有良好自尊感的孩子,能力和价值被肯定,因而会尊重自已,也会进一步学习去尊重别人,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有良好自尊感的孩子,了解和接纳自己的能力,会为自己的工作订立合理的准则,到自己未能达到外界的过高要求,不会自责,也不会常感忧虑和沮丧。
● 有良好自尊感的孩子,明白失败是无可避免的事,遇到挫折逆境,不会迷失方向或轻易放弃,所以较易成功。
自尊感弱的孩子经常觉得自己能力欠佳或毫无价值。这种负面的「内心独白」 - 未必反映实际的情况,例如,孩子虽然身材适中,但他却觉得自己肥胖丑陋。成人的态度和反应,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批判及破坏性的看法,其中包括 :
● 缺乏成人的赞美、关怀或注意力。
● 孩子的成就或优点不被承认。
● 孩子的意见和感受不获尊重。
● 成人的谴责及严峻的批评,或伤害性的羞辱。
● 常拿孩子与兄弟姐妹或朋友作此较。
● 没有足够自我照顾机会,不会应付困难。
● 未有培养嗜好,没有正常的社交生活。
● 父母常埋怨孩子是他们的负累。
● 父母不和,家庭常出现纷争。
加入收藏
Tag: 原则 孩子
上一篇: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共融校园指标
下一篇:情绪障碍——认识情绪障碍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协助孩子管理情绪
  • 结构教学法对中部地区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学习效果(三)
  • 孩子何去何从? 规划孩子的路
  • 游戏教育(续一)
  • 天才的孤独症学者~~谈谈智障学者与孤独症学者
  • 愿世界不再孤独 解读宝宝心
  •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质
  • 自闭症教战手册(五十八)
  • 阿斯伯格综合症
  • 自闭3年经历悲痛爱喜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