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铅中毒
「铅中毒」?一般人大概很难想象这种问题会发生在我们的四周。不是某些工厂的职业病吗?至于儿童铅中毒更是难以想象,难道孩子会去舔铅板、啃铅管吗? 铅中毒固然容易出现在职业伤害中,像铅管工人、汽车修理、玻璃工厂、印刷业、电池制造业等等。但是一般人接触到铅的机会其实并不少,例如含铅的油漆,含铅工业、公路,及含铅漆房屋附近的土壤及灰尘,含铅汽油,陶器制品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可能遭遇到的,另外一些特殊的状况像某些民俗药方及化妆品有时也会是铅中毒的祸首哩!前些时候,不是也曾查获一些为了加重斤两而掺入铅条的中药药材吗? 铅的吸收主要是经由胃肠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儿童又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因为第一、三岁前的孩童脑部的「脑──血液障壁」尚未发展完全,使得铅较容易进入脑部;第二、儿童对于吸收的铅可达40%之生物可用率,相对的成人仅仅10%;第三、常见的孩童行为,如常常置物入口或是乱食症(咬嚼或吞食非营养物品)等行为增加了铅吸收的机会。 铅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许多身体器官。然而想要早期诊断铅中毒是不太容易的,因为症状常常模糊不具特定性:例如肌肉酸痛、疲倦、易怒、嗜睡、肚子不舒服、关节痛、注意力变差、头痛、颤抖、呕吐或体重减轻。当中毒程度更深时,症状主要呈现为三种类型:消化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大脑症候群。消化系统类型的症状包括食欲减低、口中有金属味道、便秘,以及剧烈的腹部挛缩;神经肌肉类型则为无痛的外围神经发炎,属于成人铅中毒典型症状;而较容易出现在儿童身上的大脑症候群包括抽筋、昏迷、长期后遗症如神经学伤害、智力受损与过动。 高浓度的铅中毒造成人体伤害是无庸置疑的,然而较低的铅中毒浓度,程度不足以引起明显症状的情形是不是需要担心呢?过去十余年中,国内外进行了多项研究,期望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最近有几位专家总结了这些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血中或牙齿含铅浓度与五岁以后的智商呈现负相关──体内含铅每增加一倍,智商下降1~2分。 然而这个结论是不是就意谓着「铅使儿童变笨」呢?其实不见得,有些专家质疑其因果关系可能相反的──智商较低的儿童可能因为其行为型式而造成铅的吸收增加!在这种解释下,铅就不是影响智力的祸首,可能智商较低的儿童,较容易把东西放入口中等等行为使得铅在体内浓度升高。 因此根据已知,我们还不需要为了较低的铅含量可能影响智力而过于惊惶。但是在了解了许多铅对儿童较明显的影响之后,我们的确应该对于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爱护和保护,留意身边的小事,如废弃电池的处理,大的公共政策如汽油含铅、浓度、工厂排放物质的标准,都可能与儿童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一些身心有障碍的儿童,我们应该格外小心他们的行为,以免受到隐身环境中的铅所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