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入园的孤独症孩子如何进行心理诱导
每到九月,就到了新生入园的时候了。入园对孤独症孩子和家长来说,就像是一场“激战”。孩子大哭大闹,家长悄悄抹泪,虽然与孩子招了手,道了别,但是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的眼神里,含着担心与不舍,含着期望,含着无限的柔情与关爱。每个孩子都可能会出现分离不安的表现,比如:忧郁,独自哭闹,不愿接近老师和小朋友;拒绝玩幼儿园的玩具,不参加老师组织的游戏活动;往外跑;以‘绝食’示威;大哭大闹,满地打滚;发脾气,攻击他人;特别依恋某一位老师等等。
当孤独症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接触新环境、新老师、新伙伴,就会感到紧张,产生失落、惧怕不安全的感觉。这是对亲人的依恋感特别强,就会产生“分离不安”的情绪。
要想消除孩子们的分离不安,需要老师、家长、幼儿园的密切配合。通过多年的实践使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做好家访、电访工作。
通过家访电访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关’,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
1 、在孩子入园前,请家长多和宝宝说说幼儿园生活的话题,比如老师、小朋友、玩具、游戏等,以引起孩子上幼儿园的兴趣。
2、家长送孩子时,每天要放心的离开幼儿园,面带微笑的与孩子说“再见” 。
3、在日常生活中,请家长帮助孩子了解一些集体生活准则,适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4、入园时如果孩子有一些特殊的需求,请家长告诉老师 ,以便孩子得到更精心的照顾。
5、刚入园时,请家长带些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来玩,这样会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种亲切感。
6、入园后针对幼儿入园时出现的不安情绪,我们会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克服与父母暂时分开而产生的分离不安 的情绪,
二、让孩子放松,给孩子自由,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逐步适应环境和老师。
1、大多数孤独症孩子刚入园时都会有哭闹的现象,只是有的孩子的行为表现明显,有的孩子不明显而已。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和老师都不要过于担心和急躁,因为这是孩子的一个很正常的心理过程。这时,我们不要急于去哄劝孩子,更不要让孩子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要给孩子自由,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不受限制的,这样孩子会慢慢平静下来,接受新环境。
2、有的孩子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但对老师排斥现象明显,我觉得这也是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表现,面对不熟悉的人,孩子总觉得别人会伤害他,所以就会有很多孩子在上课时,家长送孩子时的几分钟哭闹,不愿进教室,拒绝别人的肢体接触,不接受别人的礼物。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我们不要强制性的去接触孩子,可以通过玩具逐步的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如把积木放地上,让孩子捡积木并放进积木筒,这样一点点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如果孩子拒绝就不要再靠近,这时老师应在旁边仔细的观察孩子,看孩子的表情,看孩子的动作、眼神以及是否有寻找玩具的表现,是否有和小朋友交往的意识等,如果这时孩子遇到一些困难,老师应给予帮助,并立即与孩子保持孩子觉得安全的距离,这样有助于建立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感。
三、给孩子关心和爱。
初入园时,给孩子母亲般的呵护,几乎每个孩子都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父母的怀抱 是他们安全的港湾,孩子初入园时,教师不仅是教师,更要像妈妈,教师应用亲切的态度,挚心的爱,温和的语言,温柔的抚摸与热情的拥抱唤起孩子愉快的情绪,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像妈妈那样去关心照顾他们,使他们慢慢的喜欢老师和小朋友。让孩子们感觉到在幼儿园就像在自己的家里那样无忧无虑的活动。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有时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可以打动孩子,取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可以省下很多诱导的时间,也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小康刚来时也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知道怎样与别人交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孩子很无助的样子,就走过去抱了抱他,亲亲他,当时我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从那以后,小康看到我就会主动的抱抱我。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心是多么的单纯与需要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信任都是相互的,你给予了别人爱,别人也会回报你同样的爱心,你信任别人的同时也得到别人的信任。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幼儿园的快乐。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应该带领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游戏,牢牢的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个个发出会心的笑声,早已把陌生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激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感,极大的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加深了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喜爱程度。
每年一次的九月“哭潮”又要来到了,只要家长、教师通力协作,老师们付出挚爱。相信‘九月哭潮’会很快过去,希望孩子们都能顺利的度过幼儿园的九月。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天天玩的开心、学得开心、跳得开心,唱得开心、说的开心、吃得开心、睡得安心。如何对新入园孩子孩子进行心理诱导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课题,我们也一直在前进的路上努力,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以后能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