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育儿

儿童孤独症 敲响养育警钟

作者: 更新时间:2005-08-1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众所周知,奶类含有丰富的营养又容易吸收,是婴幼儿获得蛋白质及钙等主要营养素不可缺少的食物,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是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发病率为0.05%,也就是说,每一万个儿童当中就有5个是孤独症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5:1),算上庞大的基数,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对于"儿童孤独症",不少爸爸妈妈可能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和充分地重视。

  其实,儿童孤独症离我们真的并不遥远,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爱说话,有怪癖固执行为,在与人交往上有障碍的话,不妨带孩子到专家那里看一看——及早干预和矫正,这样就可以挽救孩子的一生。

  对于宝宝的孤独症,我有话说!!!

  孤独症小个案

  周周1岁以前生长发育正常,1岁8个月时家人发现他不太合群,不与邻家小朋友一起玩。在家中一直由爷爷、奶奶带领,爷爷、奶奶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平时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讲话,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周周一个人玩。家人与他讲话时常面向一侧,不正视讲话人。在需要帮助或情绪激动时会叫"爸爸"、"妈妈",但主动言语极少,往往以动作代替言语,需要什么东西时就拉着家人的手到放该东西的地方,拿到东西后便独自去玩,如果得不到东西就大哭大闹。看到电视中母亲与儿子亲近时会流眼泪。对电视中的广告内容特别感兴趣,一旦听到任何广告,即放下手中的玩具而来看广告,广告结束后再去玩自己的,对动画片、和其他儿童喜欢的汽车,他并不感兴趣。对妈妈的手提包却很感兴趣,妈妈上班时,拉着并闻着提包送妈妈出门,妈妈下班时,也要拉着、闻着提包迎妈妈回来。一次,妈妈用了新提包,患儿看到后则大叫,不让妈妈使用新包。换用旧包后患儿则安静如前。对小人书和画册不感兴趣,但喜欢翻看有文字的书。玩积木时不会搭建成某种建筑,只会机械地把某种颜色的积木堆在一起。

  周周曾进幼儿园一个月,入园与妈妈分开时无任何情绪反应。在园中自己玩,或站在一处,不与小朋友一起游戏。老师讲故事时也不听,自己干自己的事。擅自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常常影响别人。发现问题以后,父母带他去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和青少年咨询门诊,经医师确诊周周患了儿童孤独症。

  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指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患儿的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行为离奇、孤僻离群,沉缅于自己的病态体验中,别人无法了解其内心的喜怒哀乐。具有以下特征:

  (1) 极度孤僻,不能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
  (2) 言语发育迟滞,失去了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
  (3) 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并渴望保持原样不变;
  (4) 缺乏对物体的想象能力和灵巧的运用能力。
  (5) 发病多数在3岁以前。

  小贴士:

  儿童孤独症的原因有哪些?

  孤独症的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如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围产期并发症以及器质性因素,患有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心理世界

  儿童孤独症的主要典型表现

  典型的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古怪的行为方式,称为“孤独症三联症”。

  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在婴儿期就可能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的眼睛对视,缺乏面部表情。当父母离开时,没有任何的依恋;父母回来时没有愉快的表情和迎接的姿势;当他痛苦或烦恼时,不会向父母流露和寻求帮助。

  对人态度冷淡,对别人的呼唤不理不睬;别人碰他或拉他,则主动躲开或挣脱走开;要走到某一目标时不顾及路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当自己想要某一物品或食品时,则会拉着父母的手前往放物品的地方,一旦拿到后则不再理人;当他害怕时,也不会寻求保护。父母是孩子社交的导师

  语言发育障碍

  一部分孤独症患儿从来不说话,终生默默不语;一部分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而且所讲内容少。说话如鹦鹉学舌,对别人的讲话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重复(模仿言语),有时会对以前别人所讲内容进行重复(延迟性模仿言语)。

  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以提出问题的形式维持与别人的交谈,即使讲话,所讲内容与当时人物、环境内容不相吻合;也不管别人是否听懂或是否在听。

  不会使用代词或代词使用颠倒,如令其“把你的手放在她的手上”,患儿会拉着讲话者的手放在自己手上。 常用错的是“你”、“我”、“他(她)”,有时会把名词用混淆,如“把糖果放入盒子”,“把盒子放到柜子里”,他会说成“糖果放进柜子,把柜子放到盒子里”。

  言语缺乏音调,缺乏抑扬顿挫,从话中听不出喜恶爱恨。有时在高兴、满足、烦恼、不满时会尖叫或喊叫。不会使用手势、点头、摇头、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要求和喜怒哀乐。
 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

  要求环境固定不变、拒绝变化;坚持每次都以确切的同一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要一种类型的玩具;看固定时间的电视节目;看某一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吃饭时全家每次坐在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凳子上;乘、换车时要走同一路线;每天所吃菜内容、排便时间和地点都要固定不变。
若某一天改变或打破了他的"生活规律",则会尖叫或拒绝执行。

  有独特的兴趣对象,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游戏、衣物不感兴趣,而对一般儿童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倒非常感兴趣;如喜欢圆的物品、可旋转的玩具、泥土、修理工具等。

  典型表现:5岁的罗可自一年前在爸爸修理收音机时,看到螺丝刀和螺丝后就爱不释手,每次玩耍都拿这两种工具扭、拧、转,甚至每次外出也要随身携带。与罗可不同,7岁的华华每逢出门,无论到幼儿园、逛商场、还是走亲戚等,都要穿上那件绿色、上面印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的T恤,冬天出门时,一定要把T恤穿在里面,否则就不出门。

  一些孤独症患儿还会表现出刻板、古怪的行为。双手上举且不停摆动、转圈走、喜欢坐旋转的“钻山车”、“海盗船”而且不晕。还有些患儿不断敲打桌子、拍打墙壁、撞头、自伤等。这些刻板、古怪行为可能构成患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可能在烦燥、兴奋时才表现出来。一字处方对症问题宝宝

  爱心提醒:

  如何及早发现儿童自闭症?

  一般来说,在2岁半左右,可以发现并确诊儿童孤僻症。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0-1岁时很少哭,或一直不哭,到别的孩子都能说话的时候,他还不说话,或者有文中所述的一些典型症状的话,应该带孩子到专门的医院去检查鉴定,在上海可以去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等医疗机构诊治。

  推荐阅读:小心“电视孤独症”  拿什么能唤醒孤独症孩子  孤独症儿童自测量表

  儿童孤独症的干预矫治方法

  对症治疗(药物治疗)

  首先谈对症治疗或药物治疗,并不是因为它能改变孤独症的病程、结局,也不是说它对孤独症患儿一定是必需的,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严重的行为和语言障碍,对孤独症来讲疗效更佳的行为矫治和教育训练的实施起到保证作用,也就是说,对症治疗可能是对一些有行为问题儿童治疗的基础。

  对有行为紊乱、刻板行为、模仿言语、情绪不稳定、尖叫等症状的患儿,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中的氟哌啶醇、奋乃静、氯丙嗪等。对有严重攻击行为、冲动、活动量较多、自伤行为的患儿,可使用卡马西平、纳屈酮等治疗,前者对伴有癫痫发作的患儿效果更好。对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活动一刻不停的患儿,可试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醋甲酯(利他林)和苯异妥因(匹莫林)等药物。 
 

  关于孤独症患儿的药物治疗,有些学者认为是无效的,有这种看法的原因,可能是与它的疗效不肯定、存在副作用等有关。但药物治疗对严重精神症状控制的作用,是行为矫治和教育训练所不能达到的。儿童孤独症与营养有关

  教育训练

  教育训练是治疗孤独症患儿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

  教育训练操作者多为家长和特教老师,训练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家长和老师是否对患儿有爱心、耐心和热心,能否常与孤独症患儿交往,使患儿先对训练者感兴趣,双方能相互沟通,这一阶段往往是最困难的阶段。尤其在早期阶段,把孩子交给“保姆”、“阿姨”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然后,把要学的技能分成若干个细小步骤来完成,而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教给他们。譬如教患儿正确使用筷子,先把自己拿筷子的姿势展示给他,让他从数只筷子中捡出两只,粗细端对齐,并用手握住他的手保持在正确握拿状态,反复进行直到他自己掌握握拿技术。孤独症患儿很容易因失败而烦燥或放弃学习,所以,在训练中要边教边做边鼓励。

  训练时要动作-言语-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行为治疗中的“阳性强化法”。在教他们做某一技能时,要不断地讲解每一步骤和意义,当完成时便给予患儿适当的物质奖励(多为孩子喜欢的食品或玩具)。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孩子对训练的兴趣和减少不愉快情绪的发生。

  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要有恒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一种技能。例如,上厕所,对正常发育的儿童,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便学会了蹲马桶、擦屁股、拉水箱、洗手等一系列动作,并理解每一步的意义,但对孤独症患儿,可能要半年、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和运用。

  教育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亲子对话”教育法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或行为矫治的目的在于减少病态行为,如攻击行为、自伤、刻板行为和在公共场合引起家长难堪行为的发生,增加社会化行为。

  在行为矫治的开始阶段,很多家长对行为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一点不知道,一定要有专业人员如行为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特教老师等,在治疗的同时把矫治方法教给家长。对每个患儿出现的每个行为,如尖叫、攻击行为都要尽量去理解,在他每一个行为出现以前或即将发生时,家长就要预计到他可能会去干什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如有的患儿出现攻击行为可能是因为他喜欢的玩具堆放位置发生了改变,另一些患儿可能是对某种事件产生了恐惧的结果。

  行为矫治最终目的是阻止种种令人不快的行为,促进建设性行为。由于孤独症患儿行为表现各异,行为矫治最好是采用一对一方法的方法。

加入收藏
Tag: 儿童
上一篇:你的孩子需要测微量元素吗
下一篇:音乐可治疗体弱婴儿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宝宝房间不能喷杀虫剂
  • 小孩自信可“宠”出来
  • 影响宝宝智力疾病大公开
  • 如何对待胆小、任性的孩子
  • 鸡蛋吃多了会产生不良影响
  • 幼儿期多吃鱼 长大擅长交流
  • 过度干预束缚性格发育
  • 教育专家给年轻父母提出30条建议
  • 胎教新论
  • 宝宝的睡眠管理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