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诊断 > 自闭症的原因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与防治

作者: 更新时间:2008-12-18 点击数: 百度一下

  8个月时妈妈抱强强,他不贴近妈妈,也没有高兴的表现。妈妈要吻吻他,可他总是往后回避妈妈的亲吻。妈妈看着他微笑时,他却会很不自然地把眼闪开。1岁时他喜欢独自呆在一旁,独自微笑。2岁时上托儿所后喜欢一个人走来走去,不服从老师管教。他爱一个人玩玩具,从不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耍。3岁以后,不肯主动与人接受,也不要别人来接近他。   强强6岁了,近来,他常常独自喃喃自语,别人既听不清也听不懂他说了些什么。他特别喜欢玩会旋转的玩具,如陀螺、杯盖。他经学龄前儿童韦氏智能测验为IQ76。像强强这种在儿童早期就出现的以社会交往为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的行为奇特为主的疾病,我们称之为“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展障碍、行为刻板重复和对环境反应奇特为特征的疾病。约1万名儿童中有2-4例。起病于30-36个月以前,2/3患儿出生后即有孤独症表现,1/3患儿在一二岁时基本正常,以后才有异常。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目前研究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终生疾病。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 

  患儿的同胞发生本病的几率较其他人要高,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更高。41%患儿为长Y染色体,他们的父亲和兄弟也发现有长Y染色体,说明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器质性因素 

  本症患儿有围产期损伤史者较正常儿童多,包括早不、难产、窒息、产问题等。出生后患过及膜之、脑炎、脑外伤者本病发生率较高。近年通过核磁共振研究发现,本症患儿第四脑室扩大,小脑蚓部发育不良,脑干明显变小。 

  3.环境因素 

  有人认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音,往往会用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而对外界环境不发生兴趣。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1.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均不同程度地有“对亲人不亲,对陌生人不生”的特点,他们不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宁愿一个人玩。他们拒绝亲人拥抱,对亲人的呼唤不理不睬、无动于衷,对亲人离去或返回均持无所谓的态度。 

  2.语言发育障碍 有的孤独症患儿终生默默不语;有的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讲话的内容也比别人少。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低下,常无法理解别人说得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以提问的方式与人交谈,更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他们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运用更、动作、姿态及音调与人交往。不会使用词或使用代词不当,常错用“你”、“我”、“他”。他们缺乏正常儿童应有的想像力,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用玩具去“办家家”、“开火车”、“造房子”。他们常重复别人所讲过的话“模仿言语),或常重复别人以前讲过的话(延迟性模仿言语)。
 
  3.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僵硬 他们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不感兴趣,他们喜欢圆的会旋转的东西,如瓶盖、陀螺、杯盖,常爱不释手,可连续玩很长时间。他们要求环境固定不变,如要求吃同样的菜,穿同样的衣服,坐同一个位置,走同一条路线。他们常常双手上举左右摇摆、旋转,扈打桌子,拍打墙壁,撞头、自伤,也常会迷恋会转动的东西,如不停地观看正在旋转的吊扇。还有的患儿对音乐节奏特别感兴趣。 

  4.感知觉异常 包括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和感觉异常。有的患儿对声、光刺激过敏,有的患儿对疼痛、寒冷刺激反应迟钝,也有的患儿有特殊感觉,他们喜欢触摸或闻嗅一些日常用品 ,如光滑的墙面和地板。 

  5.智力障碍 25%的患儿智能正常,25%患儿轻度智能障碍(IQ50-70),50%患儿中重度智能障碍(IQ小于50)。个别患儿在智能低下背景下出现“岛状活动”,对机械记忆、计数、推算等有特异功能。 

  6.体格发育异常 常较同龄儿童矮小,可伴有某些发育畸形。 

  儿童孤独症的防治 

  由于本病是终生疾病,预后多数不良,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预防重点是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积极进行优生优育工作。治疗以特殊教育和行为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特殊教育 

  重点是教会他们有用的社会技能,如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能力以及使用公共设施的能力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以尽可能地促进患儿的社会进程以及改善语言功能。 

  行为治疗 

  患儿很难用言语进行心理治疗。却可以用游戏方式来进行治疗。如家长可以把玩具娃娃抱在怀里,亲亲拍拍,对娃娃说话,由于患儿有模仿能力,先使他们对玩具娃娃发生兴趣,然后再把感情从玩具上转移到父母的身上来。又如让患儿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通过“小伙伴”的作用,增进社会交往,重建合作行为。通过游戏,患儿某一行为得到改善,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使其他行为也得到改善。在游戏流通治疗中,家长要注意克服焦虑急躁的情绪,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只在某种程式上控制某种疾病。如氟哌啶醇可改善刻板动作,利他林可改善语言障碍,奋乃静可改善脑功能。目前认为药物治疗虽无法影响患儿的病程,不能提高患儿的认知能力,也不能使之有正常的行为,但有效的药物可使患儿更适应环境,易于管理。 

  总之,通过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孤独症患儿的症状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的。

加入收藏
Tag: 病因 儿童
上一篇:婴幼儿孤独症的原因可能是人际智力缺损和认知过于精密
下一篇:科学家发现癫痫,自闭症和精分的根源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父母的冷落导致幼儿自闭
  • 探索:儿童自闭症形成原因模型
  • 自闭症“单一成因”的迷思
  • 孤独症致病基因或被发现
  • 美研究人员发现增加儿童孤独症发病风险的因素
  • 婴儿孤独症诱因及心理障碍
  • 科学家发现癫痫,自闭症和精分的根源
  • 研究发现CNTNAP2是自闭症的易感基因
  • 饮食过酸易引起儿童孤独症
  • 家有自闭儿,父母一定要知道!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