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诊断 > 自闭症治疗

儿童孤独症功能核磁研究新进展

作者: 更新时间:2009-07-08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 或autistic disorder)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是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的代表性疾病,其患病率有日益升高的趋势。儿童孤独症包括三组严重而持续性的特征性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多数患者还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多数患者需要终生的照顾和养护。

  儿童孤独症预后差,同时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积极探讨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对防治该障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障碍¬与围产期不利因素、遗传、神经¬生化、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是该障碍¬的病因及病理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因此,运用各种先进的研究手段,积极探讨该障碍¬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非常重要。

  基于血液氧化水平(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ze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具有很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因此已成为一种研究大脑功能的非常重要的非侵入性手段。按照患者在扫描检查时所处的状态,该方法分为刺激或任务相关(task-related)的fMRI和静息状态(resting-state)下的fMRI。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已被日益广泛地运用于多种精神障碍¬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的研究之中,同时,也被逐渐地用于儿童孤独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在儿童孤独症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中,刺激或任务相关(task-related)的fMRI近年来运用日益广泛。该类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感知觉功能方面,如视觉、听觉等,近年来则逐渐发展到对社交行为、语言功能等孤独症核心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探讨。这些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大脑功能的障碍¬,在言语过程、工作记忆、执行功能、视觉意象等方面的研究中,孤独症患者脑激活或者时间同步性减少[1-4]等等。同时,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任务的难易程度、受试者的主观程度均可能影响到脑功能区域的激活强度;受试者对于任务刺激的配合程度,也会影响研究的结果等,尤其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配合完成任务更是个棘手的问题。因此,探讨其他方法研究和探讨脑功能状态对充分了解孤独症患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非常重要。

  静息状态fMRI为脑功能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静息状态的fMRI是指在受试者静卧,保持全身不动,闭目,既不添加外来刺激,也不需要执行任何任务的情况下,对受试者进行扫描检查。该方法不仅可以了解静息状态下,各个脑区的活动,还可了解各个脑区活动的同步化和功能连接情况。与刺激或任务相关下的fMRI相比,静息状态的fMRI大大降低了检查操作的难度:该方法既减少了参与者的主观因素(配合和参与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也减少了客观因素(任务难度)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因此,静息状态的fMRI近几年已逐渐被用于各种精神障碍¬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的探讨。目前,已可见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症[5-10]等多种疾病的静息状态下的fMRI研究报道,但在孤独症领域中,研究报道甚少。而静息状态脑电图、PET等研究均发现孤独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脑区功能活动的异常[11-13]。因此,运用静息状态的fMRI方法探讨孤独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的特点,对探讨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大六院儿科开展儿童孤独症静息状态脑功能核磁研究,通过对孤独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的静息状态的fMRI比较,探讨孤独症患者在静息基础状态下脑功能的特点,从而为充分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神经¬病理机制、探讨有效的儿童孤独症防治方法奠定基础。本研究历时近两年的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研究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Fourth Edition,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症患者,同时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分别进行静息状态全脑的核磁共振脑功能扫描。扫描研究显示:在静息状态下,孤独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脑功能存在显著性差异,孤独症患者在左侧额下回,左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顶叶中央后回,左侧内、外侧苍白球,右侧额内侧回,右侧壳核,右侧尾状核体,右侧楔叶与其他脑区之间的联系较正常对照显著减弱;而右侧额下回,右额中回,双侧扣带回,右侧海马回与其他脑区之间的联系正常对照显著增加。研究证明:与正常对照相比,孤独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存在异常,部分脑区活动与其他脑区活动之间的联系程度存在差异。

  目前,本研究还在继续进行,希望通过研究得出更多的结论,从而更加深入地探讨儿童孤独症这一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在此特别感谢参与本研究的所有孤独症儿童和家长们,正是你们的参与和支持使得本研究能够顺利地进行!感谢孤独症协¬会的老师们,在研究进展的过程中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

加入收藏
Tag: 研究 儿童
上一篇:阿斯伯格综合征
下一篇:孩子行为异常 是性格问题,还是心理问题?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识别
  • 为什么孤独症的研究公认从凯纳开始
  • 孤独症(自闭症)知识简介
  • PNAS:大脑扫描中的自闭症特征神经信号
  • 如何测量说话清晰度
  • 与儿童自闭症发病危险的增加有关的出生因素
  • 自闭症的防治
  • 美国与中国对自闭症的不同关注
  • 复杂的自闭症——社会性交流发展的核心能力
  •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