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要早及早治疗
日前,记者在东京采访了与中国有多年交流关系的自闭症研究专家。
谈到把每年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的意义,白崎说,从1943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自闭症病例至今65年,人类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对于自身责任的认识迈出了新的历史性一步。
关于自闭症的症状和病因,专家告诉记者,自闭症在中国也称“小儿孤独症”,是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的奇怪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有症状,并会对患者造成终生影响。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它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经过多领域专家长期研究,已知自闭症病因有:神经系统损伤、大脑特定部位功能下降、大脑发育过程中出现偏差、怀孕期和生产期脑部障碍、病毒感染和免疫缺陷、疫苗接种和化学物质影响等,完全查明自闭症病因现在还做不到,因为自闭症病因不是单一的。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和诊断,专家说,世界上还没有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现在使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交流疗法,药物、食物疗法,心理疗法等。2岁至6岁是自闭症最佳治疗时机,越早治疗越好。要准确诊断自闭症,必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术。与疑似自闭症患者接触时,如果以“他是自闭症”的既定概念进行诊断,将影响对于自闭症者思维障碍的理解,只通过一两次观察,也很难确诊,有时需要通过治疗性诊断来观察。做出是否自闭症的诊断,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这关系到“尊重自闭症者人格”的问题。目前大多采取诊断性治疗,就是为避免误诊。
专家对自己的贡献不愿多言。记者通过互联网收到的来信,都说孩子们想念专家。专家住在北海道,现任伊达高级养护学校教务主任。在中国驻札幌总领事馆的网页上,记者了解到,专家是北京、青岛、上海三所自闭症研究、康复训练所的名誉所长。自1995年起,每年都自费访问中国,他以对自闭症患儿及家长无私的爱心,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坚守在对障碍儿童、家长及教师的指导培训第一线,受到自闭症患儿及家长、学校师生的尊敬。
专家表示,“世界自闭症日”提醒人类社会:应该实现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关心。作为普通人,不应把自闭症患者看作怜悯的对象,而应把4月2日这一天作为审视和增强自身道德观念、社会责任的契机。作为自闭症患者及其直接相关的人员,如自闭症患者家属、学者专家、医生护士等,也应把4月2日作为继续齐心协力战胜疾病的“加油站”。人们应努力让4月2日成为自闭症患者自信与愉快生活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