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强化物
为什么孩子一看到强化物(食品),就能较好的配合老师,一没有强化物孩子就不配合,这一现象,表现在和很多患儿身上有所体现,尤其李乐乐较为明显,如:不用强化物时,叫他的名字,有时无反应,即使反应了,声音也特别低,当老师拿着强化物,叫他的名字,他能马上答应,并且声音较高,如在远处拿强化物叫他名字时,他会马上答应或赶快跑过来,这两种情况(1)说明他自我认识还不太好,还需加强训练。(2)老师在上课时,过量的使强化物,使孩子对强化物过于依赖。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在使用强化物时,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强化方式:
(1)连续强化:连续强化方式是每出现一次目标行为就给予强化,或在不良行为消失后给予强化,[注:当对一种不期望行为的消失予以强化时,可有两种选择,他可以直接指出消失的行为,如:“没有再旋转,很好”,或者他可以间接指出消失的行为,如:“你安静地坐着,真是一个好孩子。”]如果说儿童由于对他说明了要消失的行为,反而受到提示而出现错误行为,则间接地表扬消失的行为更为可取。
(2)固定比例强化:固定比例方式是在行为出现一定次数之后予以强化。可根据老师来决定次数。
(3)固定时间强化:固定时间间隔方式包括在每隔几分钟之后予以强化。固定时间间隔强化的目的是提醒老师去强化那些可能会忘记去强化的行为,如:在坐便池训练中别把裤子弄湿。
(4)可变比例强化:可变比例方式是随机次数的试验之后予以的强化。这样,孩子永远不会知道他何时得到强化。然而,他知道如果他表现得当,就能得到强化物。
(5)可变时间间隔强化:可变时间间隔方式是在随机数量的时间之后予以强化。孩子不知道何时能得到强化物,然而,他知道强化终将会出现。
在建立新行为时,强化的方式应是连续强化,并密集使用。旧的行为的强化应采用可变的方式,不要密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