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就诊至关重要
核心提示:不少孤独症儿童在一岁以内就已经表现出异常行为,但往往就诊的时间都比较晚,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孤独症儿童早期就诊?
为此,我们请教了著名自闭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张教授表示,孤独症起病虽早,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许多患儿在早期没有被及时诊断,因而错失了最佳的干预时期,影响终身疗效,具体原因大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
一部分孤独症患儿在三岁以前有孤独症的倾向,但是症状不明显,并没有完全的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这就为医生确诊带来一定的难度,当医生没有完全的把握来确诊时,虽然高度怀疑有孤独症的可能,但一般不会给出明确地诊断结果,而会选择使用一些“孤独症倾向”等较为含糊的词语来表述。
父母抱有侥幸的心理
在察觉到孩子有异常的行为和表现时,或者从医生那里得到孩子有孤独症的倾向时,父母可能会抱有质疑或者侥幸的心理,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得上这种病,就到处求医诊断,直到辗转得到确诊的消息时,才为孩子下一步的康复治疗做打算,殊不知,在这个时间段内已经丢失了一段康复黄金期。作为父母,要尽量缩短从发现异常到作出诊断的时间差,让孩子尽早得到干预治疗,康复效果也会比较显著。
专业医师缺乏
目前在国内,熟悉孤独症治疗技术的主要是儿童精神科专业的医师和从事孤独症研究方面的专家,其他儿科或者儿童保健医生,对这一病症还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所以容易误诊,有些孤独症儿童在早期很容易被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者脑瘫,再加上我国对孤独症的研究时日并不长久,儿童精神科医生和专业从事孤独症研究的人员严重缺乏,人们对精神科一般会心存顾虑,就造成孩子很难在早期病发时就诊康复。
缺乏相应的保障体系
孤独症的康复费用相对较高,对于有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父母双方一般都会有一个全职陪孩子,缺乏经济来源,高额的费用会让处于偏远地区的患儿家庭望而却步。虽然社会各界对这些特殊儿童有一定的捐助和关心,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这些孤独症儿童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只能选择在家呆着。对于这样的状况,相应的制度和体系也逐渐在完善,但处于这个空白期的贫困孤独症患儿,就可能会造成就诊的不及时,影响康复效果。
结束语: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就诊对孩子的康复以及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要提高警惕意识,拒绝侥幸心理,从各方面努力,为孩子争取早期就诊康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