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出现自闭症应该如何呵护
儿童出现自闭症应该如何呵护
如果儿童没有在一个比较快乐的环境下成长的时候,往往都会引发出一些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其实自闭症出现在儿童身上的概率往往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对于如何呵护自闭症儿童是我们做家长的都非常重视的一个话题,那么儿童出现自闭症应该如何呵护呢!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有些孩子一生下来就与别的小孩不同,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需要我们主动去呵护他,如何去呵护自闭症的儿童?这是大家要关注的问题。
如何呵护自闭症儿童
1、学会理解
用谈话的方法去防止一个自闭症小孩打破玻璃窗,是根本无效的。对着他大声喊叫,也许最初会使他分心,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习惯于此。如果窗户打破后生气了,而且非常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与原来的意图背道而驰的效果。一个并不懂得狂怒含义的自闭症小孩也许会认为,愤怒的父母是一件有趣而令人兴奋的事,因而他受到的是鼓励而不是阻拦。要是在他安安静静时,把他一个人留在那里;而当他出了乱子时,就成了大家注意的中心,这时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发生。更有效的办法是在窗户打破之前,就采取行动,抱住他,把他弄开去。这样做有其优点,可以就势变成拥抱,或者挠痒痒的游戏,或者去做无论什么知道孩子喜欢做的事。
2、理解患儿特别行为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虽然常常看上去稀奇古怪异乎寻常,但它的背后总有一种具体的、合乎逻辑的原因,记住这一点是很有帮助的。意思是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残疾儿童面临着他无法懂得的复杂情况所做出的简单反应。行为矫正方法的研究,表明孩子们往往会重复在过去导致奖励的行为,而停止不受奖励的行为。
3、注意沟通时机
最好是采取行动来防止不良行为,或者,如果办不到时,则在这种行为一开始时,立即采取行动,这比听任孩子做某种调皮或危险的事,而事后去惩罚他们,可能更行得通。看来,要是他已经有了去做被禁止的事情的乐趣,惩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许多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在做了某种错事之后,并没有被拍一巴掌所吓住。他们甚至会发笑或者兴高采烈地期待这一巴掌作为某种行为的例行后果。心理学家说,奇怪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巴掌起到了奖励的作用。另一个问题是,对言语理解很差的儿童,很容易搞不清楚他们的父母表示不赞同的理由。
4、 改善患儿刻板行为
尽量帮他找到他感兴趣的事物活动,多用其他的活动或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无所事事,以免他觉得太无聊,一直重复同样动作。另外,让这些重复的动作加以意义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为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孩子喜欢转东西,你可以教他玩陀螺;如果孩子喜欢摇晃身体,你可以放音乐,让他用不同的方式随着音乐摇摆身体。
5、反应保持一致
要是有时候去阻止一种问题行为,而另一些时间则放任宽容,这样的效果似乎比根本不采取行动还要糟些。人们普遍发现,前后不一致的方法比过分严格或过分宽容所产生的困难更多。可是始终一致是难以办到的。最好是决心就最重大的行为问题采取坚定的立场,而不去管那些并不特别不方便的行为问题。这种妥协会产生适当松弛的气愤,也能让孩子认识到,存在着种种限度,他不能超过这些限度。
6、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小儿自闭症患者的异常运动和姿势模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康复必须与日常生活动作紧密结合。除了正规的康复训练之外,还要培训家长和看护着,开展家庭康复,注意采用正确的抱姿和转移方式,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免疫功能【译】:是指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是免疫系统根据免疫识别而发挥的作用。)、生活环境和条件,预防并发症,制作和采用简单实用的辅助器具等。不仅使患者学会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学习和注意保持正常运动和姿势模式,抑制异常模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康复训练中。
自闭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提醒家长,由于人们对自闭症客观上认识非常有限,造成了很多的误解和曲解,导致自闭症儿童在被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训练期,自理能力的建立十分困难。因此提醒各位家长,及时有效的配合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是对孩子健康负责的一种表现。
自闭症儿童与其他同龄小伙伴相比,会有多种多样的问题,也需要父母更加细心地呵护与照顾,在生活中,家长要从多方面努力,照顾好患儿的生活起居,呵护好自闭症儿童的心理。
对于儿童自闭症的主要呵护的方法,一定要多加重视起来,并且如果孩子出现自闭症的时候,一定要多加重视运动的重要性,在平时生活当中,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比较快乐的环境当中成长,并且一定不要出现,误导孩子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