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治疗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矫治孤独症的ABA教学

作者:兰州欣雨星 更新时间:2011-03-2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目前为止,在医学上我们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疗孤独症的方法,中西医在治疗孤独症的问题上也存在不少分歧,因此,孤独症的治疗基本还停留在心智行为训练是最好方法的认识上。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洛瓦斯(Ivar lovaas)推广的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ABA)。
  ABA教学特点: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练习;反复训练每个步骤,进行强化教学;通过提示帮助宝宝做出正确的选择;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巩固教学成果。
  
  行为训练准则

1、 从理解宝宝入手
    一般孤独儿父母可通过以下方式学习理解宝宝:
  寻找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与途径
  向专业机构和人员咨询、请教
  参加培训班
  查找和搜集有关参考资料
  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练习
  与同业人员/其他家长广泛交流

2、 给予宝宝正确的刺激

    基于孤独症宝宝的主要障碍是社会交往障碍,因此,训练过程中,如何让宝宝听懂指令、理解发出指令者的意图,并做出正确的反应是训练的基础。在训练宝宝或与宝宝交往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站在宝宝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给宝宝一些正确的刺激。给宝宝正确的刺激可遵循以下步骤:
    明确要做什么?
    现在我应该做什么?
   我现在说的是什么(指令)?
   关于要做的事情我有什么感觉?(对宝宝来说是否难度太大?)
   我所做的事情宝宝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宝宝的反应如何?)?
    如何做到?(辅助)
  确定完成某一任务的方法/步骤?
    如何确认设想的方法/步骤?
    这种方法给我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换一种方法,我有什么感觉?

3、 发出指令的正确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次与宝宝的接触都可以成为训练宝宝的极好机会。通过随时随地向宝宝发出指令,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意识。
    及时、适时因为孤独症宝宝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训练时要及时抓住他们注意某一事物的瞬间发出指令,并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反应,随后立即给予强化。比如宝宝正伸手够沙发上的玩具娃娃,在宝宝没有够到玩具娃娃前应及时发出“拿娃娃”的指令,在宝宝对玩具娃娃毫无兴趣前或宝宝已经将娃娃拿到手之后发出“拿娃娃”的指令就意义不大。
    准确、扼要由于孤独症宝宝大都有语言障碍,因此,在给宝宝发出指令时要考虑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准确、扼要地向宝宝发出指令。比如你想要宝宝将果盘里的苹果拿给你,如果说“把果盘里的大苹果拿给妈妈”,那就超出了宝宝的理解范围。此时只要说“拿苹果”就OK了。
必要性因为孤独症宝宝在理解语言方面存在困难,因此,给宝宝发出指令时,一些在正常宝宝看来很简单的事情描述给孤独症宝宝就需要对某个简单的指令进行细分,以方便宝宝正确理解。比如,给宝宝吃饭的指令就应该分解成“拿筷子”、“端碗”、“吃饭”……只有当宝宝确实理解了吃饭这一指令的含义才可以省略某些步骤。
  可实现性给宝宝发出指令时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确定给宝宝发出一些他确实能够做到或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指令,否则父母发出的指令就毫无意义。比如,宝宝连笔都不会拿,就不要给他发出“画一个圆圈”的指令。
  
4、 提高指令有效性的技巧

    * 设置单一的环境,训练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的无效刺激;
    * 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提示;
    * 根据宝宝的情况,恰当提高训练目标;
    * 及时对宝宝正确的反应给予强化,对宝宝不正确的反应进行纠正,并反复加#p#分页标题#e#以练习。

ABA实例

    目的:让宝宝学习将玩具汽车给妈妈。

    指令:“给我汽车”。

    反应:宝宝拿起玩具汽车,然后递给妈妈。

    训练方法:向宝宝发出指令“给我汽车。”指导宝宝拿起玩具汽车并将手里的玩具汽车递到妈咪手里。如此反复,直到宝宝明白该对这一指令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一旦宝宝做出正确反应,通过奖励及时给予宝宝强化。如果宝宝反应不正确,要及时纠正。通过反复练习可以逐步减少对宝宝的提示,直到宝宝无需提示就可以对这一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

    训练注意事项:
    1、细分训练步骤。细分训练步骤可以给宝宝成就感,提高宝宝训练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最初训练宝宝将玩具汽车交给妈咪时可以将整个步骤进行细分。比如妈咪给宝宝指令“拿汽车”,指导宝宝拿起玩具汽车。然后,妈咪继续给宝宝另一个指令“给我”,指导宝宝将手中的玩具汽车递到妈咪手里。
    2、反复训练。如果宝宝对妈咪的指令做出了正确的反应,千万不要以为从此就可以万事大吉。因为当你下次再给宝宝同样的指令时,他可能仍然不明白该如何反应,因此反复的训练仍然十分必要。
    3、使用强化物进行强化。一旦宝宝对指令做出了正确的反应,要及时给予强化。最初训练时可以使用初级强化物,比如宝宝喜欢的食物、饮料等。随着宝宝一点点进步逐渐过度到使用高级强化物,比如表扬、亲吻、拥抱等等。当教宝宝较难的技能时可以考虑使用最好的强化物,即宝宝最想要的物品等。
    4、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在训练某项技能时,为了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在反复训练几次后可以在中间穿插一些已经训练过的项目,然后再回到最初的指令,并且回到最初一个指令时不给出提示。这样宝宝就不会觉得训练枯燥乏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记忆力,巩固以往的训练内容,并加强他对新旧训练项目的辨别能力。

加入收藏
Tag: ABA教学法 治疗训练 孤独症儿童
上一篇:ABA的日常化应用
下一篇:3-4岁孤独症儿童ABA训练计划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我ABA的理解—ABA的研究过程
  • ABA 的介绍和一些训练项目要点(二)
  • ABA 目标: 4岁正常发展孩子应有的学习技巧 (3-2)
  • ABA介绍的一些训练项目
  • ABA (7): 画图
  •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与“DTT”
  • ABA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
  • 日常干预过程中家长最常见的、与ABA原则背道而驰的错误
  • 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中的“辅助”技巧
  • 针对自闭症患儿的应用行为分析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