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也需要关爱
自闭症儿童有个好听的别称叫“星星”,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是人群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天使。漠然的眼神、刻板的动作、不言不语,是自闭症儿童的最明显特征。与正常人成长中思考的成熟、交流工具的熟练运用等相反,他们在这些方面仿佛一直在“退化”。
去年,董靓老师在新都就为这样的孩子开办了一个康复中心-----小星星儿童心理康复中心!他主要是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的一种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的机构!
记得,我初到小星星康复中心来的那天。一大早,我刚到办公室,便看见教师们都早早地到了,在准备这天上课要用的东西.随着一声、两声清脆的哨子声响,上课了!老师们和蔼可亲的来到家长休息室接小朋友上课!
在“个训室”里,周老师先和小铭打了个招呼,便让他和我也打个招呼,教他说“老师好”。当时,小铭在和周老师打招呼时,眼睛看着周老师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可与我打招呼时,却把头埋的低低地,不愿意看我!说话的声音也比之前小了很多!接着,周老师与小铭开始上课了!课后,周老师告诉我,小铭已经来康复中心也有一段时间了,他是这里孩子当中程度比较好的一个,他喜欢画画,特别是在美术课上,那简直就是他的天地了,认真的画着每一幅画!当在上个训课或其他课时,千万不可让他看见笔,否着就会影响他的注意力,不过,利用这一点把他成为小铭的强化物也是很不错的!
………………………………………………………………………………
在“小星星儿童心理康复中心”,每位老师都充满爱心和耐心。老师们都说,做自闭症孩子的老师是需要勇气的。每当面对这些“星星”孩子,就要想,“他们的世界里在想什么呢?”每一次学生的进步都是刻骨铭心的:从没有语言到有语言,从存在很多“刻板”行为到纠正这些行为,看到孩子们的点滴的进步,老师们都会兴奋不已。
孩子们的进步都是在老师和家长们不经意间察觉的。老师们无论这天的工作多忙,多么辛苦,在家长来接学生的时候,都要空时间来互相交流一下,了解一下孩子一天的情况,大家一起商讨需要解决的问题。
周老师熟悉每一个孩子,她会亲昵地叫出每个孩子的小名,知道每个孩子的长处。和周老师一样,老师们不断在寻找孩子们的闪光点,也许找到了这些闪光点,就找到了孩子康复的方向,每当孩子有进步了,老师们都会不断鼓励他们。也许孩子们并不知道赞许的含义,但是老师们相信,孩子们总有一天会感觉到的,所以,老师们会一次次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快乐的表情,以期望能够达到心灵的传递。
(小星星儿童心理康复中心 韩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