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家有自闭儿,孩子母亲的心有多苦有多累吗?
----作为母亲,她爱孩子胜于自己的生命,孩子不幸,她痛不欲生,甚至将孩子所遭受的一切,归咎于自己的身上,陷于绝望、痛苦、自责中,不能自拔。
----若是遇上开明的丈夫双双携手面对则是万幸,若丈夫袖手旁观或心生嫌弃之心则是雪上加霜。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她要承担左右邻居正常孩子聪明可爱带来的视觉刺激,要承受“望子成龙”梦想的破灭。
----她要为孩子的一生担忧:怎样训练孩子独立生活?孩子能自食其力吗?她老了,死了的时候孩子怎么办?
----她在现实生存中进退两难,辞职吗?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怎么实现?丈夫的收入够维持吗?丈夫会变心吗?一旦病了,老了怎么办?不辞嘛,孩子的训练、照顾不到位,真是心有千千结。
----孤子的怪异行为常招来别人的斥责,鄙视和逃避,面对公众,往往连人格、尊严也丧尽,这是母亲的错吗?
----日复一日的训练,孩子不理会母亲泣血的心,没有交流,漫漫长路,不知何时是尽头,伟大的母爱在支撑着,坚持,坚持,在坚持!
----孩子不懂危险,随时有意外发生,什么摔伤、烫伤、抓伤、割伤、走失等一次又一次,防不胜防,令她神经高度紧张,仿佛绷紧的弦,随时会断。
----孩子眉清目秀,给人以聪明可爱的错觉,不象弱智、肢残、视障、听障、脑瘫那样非常现实,孤独症总给人想象的空间,让人欲罢不能,飞蛾扑火一般。
----她为了孩子,牺牲了社交,娱乐,个人爱好,有些母亲背井离乡带孩子去机构训练,短的几个月,长的一、两年,没日没夜地训练,连自己的家乡在哪都几乎忘却,甚至有些母亲的后院起火,丈夫有外遇也顾不了那么多。
另类的孩子,另类的母亲!感动天地的母亲!愿更多的人关爱她们,帮助她们!
作者天宝.葛兰汀将自己的诸多自闭症详细描述,也剖析在察觉到其行为不同于一般人时的心理感受;这些都是让我们进入自闭症患者内心世界的完整资料。由自闭症患者为第一人称,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本眷作;以往,自闭症的行为特征是被观察者、被猜测、被解释的,他们多半被定义为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人际沟通有障碍、容易对某些刺激过度反应、经常重复特定行为或一再重复说话、易产生伤害行为等等,但自闭症者本身的心理感受呢?通常是不被了解也不被尊重的。
如果认为自闭症是一种不关心人际之事,只活在自己内心世界的病,那么天宝.葛兰汀就是在纠正这样的误解。事实上,自闭症患者并非不想接近人群,而是做不到;他们无法顺利发展社会行为。例如无法正视别人、无法握手、更厌恶拥抱,但这并非他们的本质,至少对天宝.葛兰汀来说,她非常希望有一种很亲密的接触,造成她无法与有接触的原因来自于对刺激的极度敏感。天宝.葛兰汀说:“人的世界对我的感官而言,是太过刺激了。”作息时间的稍微改变、突发的意外状况、嘈杂声、人体的亲密接触都是她的负担,天宝.葛兰汀从小就一直幻想某种可以拥抱自己的机器,给予她适度的温暖和压力,直到长大以后,终于自行创造出可以满足她被拥抱的需要的设计,由自己控制压力的大小和多寡,这也是能够让她逐渐能够忍受人际的身体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