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自闭症院探访感想
有人说过小孩是这个世界给与我们最为珍贵的宝物但是这个宝物却披上了灰尘.
患有自闭症的小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的他们.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欢笑
不知道他们的哀愁
正如那个dv上一位自闭症小孩的家长所说的
有时候真希望听到他说一句妈妈.
很多时候,健全的我们,是不会知道那些特殊的人的处境.
少点歧视,多点关怀.说的容易却有许多人做不到
去了星光自闭院后不久踏入莲塘自闭院的时候,突然有种心酸的感觉.
同样的自闭症的小孩.前者却让人在后者上看到了悲伤.
有些时候,有些东西,却身不由己.
尽管自己如何的努力,却换不来他们领会的笑容.
当过于靠近太阳,天使的羽毛会因此而脱落.
而他们就是那一群失去了飞翔的天使
尽管他们想将希望带给我们,却不知道失去飞翔的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辛苦和劳累.
仅仅的一个下午,仿佛担子重的压不过气来,
但是依然有着那么的一群人为着自己的天使,为着他们的希望而奔波.
——吴鹏忠
2.江玉环
坐车1小时左右来到淹没在高楼之中的莲塘自闭症院。
社工姐姐热情接待了我们。坐下之后,我们首先观看了一段视频。
对自闭症研究会的成立不易,家长们的艰难与辛酸,孩子的可爱和可怜有了更深的了解。
随后,社工姐姐带我我们分别参观了为情况不同的孩子们所设立的不同的训练班级:幸福班,快乐班,可爱班等。
此后,我们被分成了若干小组协助老师完成孩子们的课程。我进了幸福班,一个孩子年龄最大的班级。
因为有过和自闭症小孩接触的经验,所以早有心理准备。一进去,所看到的依旧是孩子们天真忘我的笑脸。老师的每一声口令都仿佛瞬间将他们带离自己封闭的世界,他们的耐心和笑容却融进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坐在孩子的身后,辅助他们完成老师下达的指令。还来不及认识他们,问清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样子和性格却牢牢记在了我脑中。
左边第一个小朋友年龄应该是最大的,他自始至终都不曾安静,他总扯着自己衣服的领口,拉着我的手,忽视老师的口令,或哭或闹。也许他是最孤独的。他在试图表达什么,他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也许他只是需要更多的关怀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而老师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温和地教他。那样温和的笑有种亲和的魅力。
第二个小男孩留着小辫子,笑的很欢,乖乖地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当音乐响起,舞步欢腾的时候,他是最开心的一个。他双手放在我的手心,愉快雀跃地跳着,蹦着。那一刻,你会觉得他和所有小朋友一样,一样地灿烂,纯真,无邪,一样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我想那一刻的快乐一定是共通的。不然,为何临走的时候,他那样不舍地抱着我,那样不舍地看着我。
第三个小男孩,从我进去坐下的那刻起,就一直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一点孩子的顽皮。他喜欢用手指碰我的脸,好像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又好像是孩子的恶作剧。如果他可以像一般孩子那样恶作剧,又该有多好呢。
第三个小男孩,是个俄罗斯小孩,皮肤白皙细嫩,眼睛清澈如水,鼻子坚挺,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小孩。他很安静,安静得像平静的湖面。第一次见他,是在自闭症关爱周启动仪式上,这样我也就见过了他的爸爸妈妈。他们看起来是多么幸福的一个家庭。父亲脸上是宽大平和的表情,母亲的表情充满慈爱。当然,他也有活泼的时候,如在运动场上的欢欣动作,在训练室高兴地骑自行车。
第四个小男孩也不爱出声,但挺乖。又一次我看见他站立着,闭上大大的眼睛,然后忧郁地睁开,有些疲惫的模样,又好像是满怀心事。大概,他是在等待着父母来接他,又或者等待着有人带他走出那个孤独的世界。
第四个小男孩,年龄较小,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欢快的表情。只有他的眼睛在移动着,探索着身边的一切。我多希望他可以说句话,告诉我他需要什么,又或者只是一个笑就满足了。
还有一个,是个小女孩。相对其他孩子,她简直是个“音乐家”和“演说家”,她的声音那么动听。她会自娱自乐地唱“有只小鸟掉下水,掉下水......”的音调。做完一个动作会很兴奋地跳到软垫上面。
一个钟左右,课程结束了。孩子们一个个背着小书包放学回家了。像所有的小学生那样,背着自己的小书包回去了。
我们又开始坐下来,和社工姐姐交流心得和感受。义工朋友们显然有很多话想说。而一个钟下来,在期望和感动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那种无力感,觉得时间太过短暂,觉得自己力量实在过于小,觉得,他们需要更多更多人的关爱。我希望他们对着我们笑,当眼睛看着我们的时候,开心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