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家长

研究、发现并且利用好孩子的需要

作者:两个AS男人 更新时间:2010-12-23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以前学管理的时候,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重要一章,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部分,基本上可以把每个人的需要涵盖进去,根据每个人的需要,找到适合每个人的激励或者突破方法。

    其中,生理和安全需要是物质层面的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也是广大人群的需要,通过加薪、改善生活条件就可以满足;而精神层面的需要属于较高层次需要,更难满足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衣食无忧依然不快乐,因为他追求被理解、尊重和认同,甚至更高的精神目标,这些都不是钱能换来的,不那么容易实现。

    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有一些比较好玩的实例。例如,对工厂的工人,你要激励他,奖状、荣誉称号是不管用的,加点薪最有效。对马化腾这样的人物,几千块的住房补贴对他没有任何激励作用,有时候还变成了负担和把柄。据说,在当年厦门远华案中,一个海关官员久攻不破,人家是肥差,钱不是问题,烟酒不好,女色不近,怎么办?赖昌星们哪能轻易放弃,一通打听和研究,发现这哥们好古董,于是一幅古画攻破了堡垒,悲哀啊。

    需要层次理论这么管用,为什么不用在孩子身上呢?我认为可以重点用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孩子所处的需要层次,二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三是提升孩子的需要。

    很多孩子会有哭闹、暴躁,甚至自伤的现象。这不奇怪,我们大人也会这样,失恋了、生意失败了、当不成官了、理想破灭了,会抑郁暴躁,也不乏自伤、自杀现象。如果放到需要层次来看,孩子大人都一样,都是需要没有被满足而已,只是有点需要层次的高低差别。孩子异常了,一定是需要出问题了,他对现状不满了,普通的孩子用哭闹,特殊的孩子则用特殊的方式。

    孩子就是孩子,他的需要有时是很简单的,简而言之,他喜欢的就是他需要的,他不喜欢的、不接受的,就是他不需要的,他不适应了,就要赶快给他换个环境,或者换一种对待他的方式。以我们小伙子过去一年参加游泳训练为例,他怕累,更烦教练骂人、打人,他有精神上的追求,也愿意去争第一,但是他的主要需要还是物质层面的,他的安全感不能受侵犯,安全感受到破坏了,其它的需要都不会起作用了。每次他游完泳都要暴吃一通,他说他要把损失吃回来;而其他一同参训的孩子也好吃怕累,但是他们一游两个小时,都快累趴下了还在坚持,是因为他们的主要需要层次在精神层面,在于争先夺标,累一点不要紧,如果游不了第一那可损失大了,要哭鼻子的。当时,把我们的小伙子放在这种游泳突破班是不合适的,现在不游了,他应该是得解放了。如果,你看明白自己的孩子在需要层次上的差距,你就不要勉强你的孩子了,相应的,你鼓励孩子的手段也该换一换了,争先创优那套或许不适合他,可以先放一放,用适合的那一套来满足孩子的需要。

    满足孩子的需要很简单吗?不简单!看看我们常犯的错误,“再闹就不要你了!”“你打碎了玩具,取消去麦当劳的计划。”诸如此类的打、骂、威胁、恐吓,无一不在侵犯孩子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孩子从混沌中来,感官灵敏,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也是危险的,他是那么弱小,巨大的噪音、变幻的气候、严格的纪律,无一不是恐怖的威胁,他的一切都要靠你,你就是他的救命稻草。你不要他了,他没得吃了,你说他们能有安全感吗?至于精神上的需要,那更是奢求了,社会的误解对他们带来的伤害太大了,他们的人格形成受到了太多压力。

    家长要做的,真的如佛界的要求,把每个初生的生命当作王子或公主来供养,满足他所有的需要,排除所有的威胁,用春天般的爱罩着他,帮助他慢慢长大。试问,有谁做到了?

    孩子高一层的#p#分页标题#e#需要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向下一层的需要去寻求满足,没有安全感和认同感,他就会去寻求感官的刺激,比如拼命满足食欲,或者做做白日梦、玩弄自己的身体(旋转、踮脚、咬指甲),家长哪能接受这些啊,如果再作更重的惩罚,那完了,孩子只能回到自己的壳里去了。岂止孩子,大人们不也是这样,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明星涉毒、暴食或者厌食,他们不也是在爱与认同上出了问题,向下寻找容易被满足的需要。

    所以,你要看到爱与安全感对孩子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再做那些损害孩子需要的事,即使是口头威胁也不行。

    提升孩子的需要是另一个层次。了解孩子的现有的需要层次后,应该尽量尊重和保护他的需要,同时带他去尝试更高层次的需要。首先是家庭内部的爱,让他体会到爱与归属感,建立牢固的亲情关系。

    其次是争取社会的认同,我们的孩子在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冲突,因为他们缺两点,一是缺乏对社会的认识,二是缺乏社会的认同。每个人都是渴求认同的,就算星星也会为欣赏他的人眨动眼睛。一定要发现和满足孩子在精神上的需要,及时给他肯定和鼓励。他啊啊呀呀了,那是最美妙的歌声;他画了一条曲线,那就是一道彩虹;他受到老师一次表扬,那就是天大的喜事;他自己洗碗了,那他就是天下最勤劳的人;他自己去小卖部了,他胜过了探月的勇士;他的同学来电话了,那就是发自联合国的邀请;他想做歌星了,他是世界上最有理想的人。把他对社会的需要带给他,同时带着他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做得多了,总会进步。

    如果,有一天,孩子进入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开始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开始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那真就天下太平了。

    父母的肯定是孩子前进最大的动力,一直记得我第一次应同学邀请去做客,我妈妈说了一句“我儿子都开始应酬了”,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
 

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介绍

    (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p#分页标题#e#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加入收藏
Tag: 阿斯伯格症 生理需要 自闭症
上一篇:分析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态
下一篇: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物质条件丰富了快乐时分却少了 小小孩童"郁闷"多
  • 一月的收获
  • 自闭儿日托中心工作感想
  • 开开妈妈教儿心得(15)
  • 偏食与口腔感觉异常
  • 儿童孤独症药物治疗进展(2)有感
  • 14岁孤独症患者吴撼的求学经历(二)
  • 享 受 孤 独
  • 我爱我儿
  • 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六)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