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早期疗育需要家长参与
前阵子女儿生病,我经常往返医院,有一天我刚要过马路,看到有个小朋友在十字路口哭闹,赖在地上不走,不管妈妈怎么叫就是不起来。
我从外表看不出孩子有什么样的异状,随口好奇的问了妈妈:「这孩子怎么了?」原来孩子是个发展迟缓儿童,已经三岁了,却还不会说话,让妈妈最头痛的就是孩子时常闹脾气,讲也讲不听,动不动就赖倒在地上嚎啕大哭。
最让父母亲难熬的还不仅是如此,到了晚上睡觉时间,孩子仍然精力旺盛,蹦蹦跳跳的,搞得全家人身心俱疲。孩子的爸爸早就失去了耐性,根本不想理孩子,心烦的时候甚至会动手打孩子;妈妈虽然不舍,却也很无奈。因为对于这个孩子,夫妻俩除了带他去医院做治疗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妈妈说,两岁多就发现孩子不对劲,医生检查结果认定孩子疑似自闭,整体发展迟缓,要赶紧接受治疗;医院安排每周两次的治疗,每次三十至四十分钟的疗程,已经一年多了,但感觉好像没什么进展,闹情绪的问题也愈来愈严重,所以又带孩子到另外一家医院又排了语言和职能治疗。夫妻俩虽然很担心孩子的发展情形,但相信只要持续多接受治疗,孩子就会好起来,就会和一般的孩子一样会开口说话,一样的会玩耍,到时也能快乐的上学去。
听了这位妈妈的叙述,我很感慨,也很替这个孩子难过。因为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根本不了解,好像除了带孩子到医院做治疗外,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才能帮助孩子,却还一心妄想着孩子有一天就会变好,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不适当的作法,不仅无法让早期疗育发挥应有的效能,相对的还会让孩子的发展与成长受阻、心灵受创。
「早疗」的概念经过这几年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多家长都已经比较能够了解和接受。因此,很多父母亲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都会赶快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接受治疗。然而笔者认为,「早疗」很重要的关键,除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外,家中父母亲的参与也相当重要,但这点往往是很多发展迟缓儿童家长所忽略,且未被正视。
「参与」并不只是简单的带孩子到医院做做治疗,照顾者除了要了解孩子的症状外,也必须学习一些教导孩子的技巧,懂得如何和孩子互动,而不是一味的依赖治疗,也不是让孩子多做治疗就会好。「疗育」两字原本就是治疗和教育并重,缺一不可;但很多家长都只注重治疗,却忘了父母亲自己对迟缓儿童所应有的教育,我想这样的观念很多的家长都应当被教导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