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家长

家长别执着导师角色--自闭症父母的心路

作者:袁宗芝 更新时间:2011-03-15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台北市自闭症家长协会总干事 袁宗芝

有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通常在孩子接受鉴定之后,往往经过怀疑、惊愕、否认等过程之后,才会回归到接受孩子障碍的基本面,然后开始寻找资源和信息,继而选择一些疗育的课程来治疗孩子的「病症」。

等再过一段时间后,又觉悟到这些疗育的协助似乎仍然有限,孩子还是有许多发展迟缓的现象,或是情绪行为的问题,家长才会警觉自己不得不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

每个人都说家长是责无旁贷的,绝大多数的家长确实也愿意承担,因为都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障碍者」,至少家长都期待孩子将来能够自力更生。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任何丁点的进步,都能让家长窃喜不已,觉得是莫大的回馈,也更愿意积极的做下去。我总是乐见家长们能持续发挥这样的动力,为孩子创造无限的希望。

努力不等于收获

然而,蓦然回首,令我好生心疼的是,最努力的家长,不见得有最好的收获;当然教育不能称斤论两的比较,也不能用一概的标准要求,毕竟每个个案的起始程度、资源环境都不同。不过,这当中,家长的教养观点,常常主观的选择了教育的主要目标,也导致了孩子整个发展方向是更社会化,也更独特的。

举例来说,目前我们所观察到的,大多数的家长从孩子疗育开始,就偏重在认知方面;在养成过程中,也最强调回归主流的教育形态。虽然家长表面上都说不在意孩子的成绩,只是希望普通班的环境和同侪的影响,让孩子可以学习到应有的社会行为。

但是事实上,家长花在陪伴孩子学习课业的精力还是最多。孩子如果智能还不错,其它的行为问题就常常被忽略掉,或者认为那些是孩子本身的障碍,例如,不理解情境,或是无法控制自己等,并要求老师和同学包容。

如果这样的观念也影响了老师,以为孩子既然成绩不错,那么其它那些情绪和行为问题,就是自身的障碍造成的,所以也就接受了家长的说法,要求班上同学接纳。事实上,老师并没有真正用心去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这是很可惜的。

家长的迷思

可是,大多数的特殊孩子都是伴随学习障碍,家长只看到自己的期待,一味的逼压孩子学习,让孩子长期在压力下成长,终究会造成反弹或退化,这时必然会出现更多的情绪障碍或行为障碍,真是得不偿失。更令人扼腕的是,通常这些家长也会认为孩子能力差,所以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自然更会要求班级的对待要更包容。

可是,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孩子,长期处于团体之中,耳濡目染下,心中通常很渴求一般的同侪互动和友情的建立,而他们和人相处的拿捏尺寸,却是最困难的。如果没有适当的实时教导,一旦表现或应对不好,自然就没有什么朋友,孩子的心情郁卒可想而知。而越无法得到的,越想得到,再加上被错误的包容接纳,孩子心理上的期
?

反而升得更高;可是同学表面的接纳,
并不是真心想和这些孩子交心,这样的压力,也对心智障碍孩子的发展不利。

课业并不是教育重点

我常说,因为我的工作,我看到了这些孩子的整个生涯状况,更确立了我对心智障碍孩子的教养观。


孩子的教养观。

真的!家长绝不能只褊狭在单一优势的培养,更不能把课业成就当成首要或惟一的目标。当一般的家长还抱持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点」或「孩子,我要你比我强」的迷思中,而造就了一堆生活能力不佳、没有什么责任感、抗压性不足的孩子时,我们难道不该有多一层的省思吗?

亲爱的家长,你是否还执着于「导师的角色」,想要孩子依循你的期待而前进?是否为孩子选择特定的学习目标,为孩子架构你所要的资源环境?你是否真的将眼光关注在孩子的成长需求上,确实的实践人本的、永续的教育?如果可以提携孩子整体的成长,相信你和孩子将更有所获。

加入收藏
Tag: 父母心路 家庭教育 自闭症儿童
上一篇:自闭症父母的心路
下一篇:自闭症儿童早期疗育需要家长参与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个案记录(一)
  • 让我告诉你
  • 另一个儿童的行为评价量表
  • 如何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 阳光美少年
  • 不完美的结束
  • 对于孤独症儿童如何防止家庭内意外伤害
  • 孤独症问答(二)
  • 个案记录(二)
  • 正向心理学介入可以减少忧郁对儿童青少年的伤害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