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课堂
一直很喜欢毛毛个训老师的教学观点,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习惯随时会提点毛,只要一有时间老师在每次下课前的一两分钟总是会和毛聊聊天,说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比如:一个小朋友跌倒了,我们是去扶起来还是去踩一脚;小朋友做错题了,我们是嘲笑他还是帮助他,我们碰到老师和同学了是要打招呼还是直接走掉等等,别看是短短的1分钟,其实毛毛是听进去了的,前天在以琳的家长朋友就和我在网上说了,毛毛和她主动打招呼还聊天了:
家长朋友说:毛毛现在好乖啊!能主动跟我说阿姨好,今天我没注意到他,他还主动跑来拍拍我,然后我拉着他一起上楼还边走边聊!我说他头发长了,要理发,他说理了就成了KK哥哥(朋友的孩子)一样的和尚头,再问长头发漂亮还是KK哥哥和尚头漂亮?他说KK哥哥和尚头漂亮。
原来毛毛很少主动打招呼的,要不就是需要提醒,上面发生的一幕我想一定是老师在日常的聊天中一点点的灌输给了毛毛,这是不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呢。
最近毛毛在下午的合课中和小朋友比赛配对卡,一堆配对卡散落在桌子上,两个小朋友自己找,看谁找的多,毛毛的反应还不错,但是合课的小朋友有时候会抢毛手里拿着的,毛一看卡片正是合课小朋友要的,就主动给了,完全没有要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在姑姑和个训老师的配合下,针对这个问题和毛聊了,对毛毛说了,虽然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让着,不能乱抢东西没礼貌,但是如果是自己的东西就应该保护好,小子估计是听进去了,昨天还真的没再被抢了。这样的生活常识教育其实和基础知识教育是一样重要的,因为我们随时会用到,但是有时候我们家长就会不经意的就忽略了。。。。。
毛毛对日常生活中环境的处理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太快了,依毛的能力是反应不过来的,老师的做法就是尽可能的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给孩子说到,这个其实就像我听的杨宗仁教授讲座里说的让孩子大量的积累生活脚本,积累的越多,孩子才知道更多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最近对这个的体会更深刻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