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父母We are ready
一股屎臭味弥漫在房间内,直觉告诉我宝宝有把大便拉在了裤子里。我放下手中的活儿,走过去拉起他去卫生间,一句话也没说,他的小手让我感觉到他心里的害怕和恐惧。"把裤子脱下来放在水池里,坐到马桶上,妈妈给你冲洗------”我尽可能压低声音用温柔的语气“命令”着,他顺从地按照我的指令做。脱衣、冲洗、擦干,一切料理妥当后,我让他站在一旁看着我洗他的衣服,边洗边说:“宝宝现在还小,长大了就不会拉在裤子里了,妈妈不怪你,其实你是最不舒服的。宝宝最爱干净,你也不想拉在裤子里,但是你要知道妈妈上班很辛苦------”我始终保持着语气平和。我悄悄地睨视着宝宝的表情,他起初很害怕,两只手交叉在身体前,低着头,用眼睛偷看着我。随着我说的每一句话,逐渐地,慢慢放松自己,注意观察我洗衣服,还小心地向我身边凑了凑,时而怯怯地应着我说的话。
穿上干净衣服后,我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不光发生在家里,还有放学的路上和公园里,并且已经持续一个冬天。想着天气很快转暖,衣服逐渐减少,宝宝再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怎么办?是什么原因让宝宝用这样的方式来引起我的的注意?并持续时间这么久,反应这么大?我更加忧心忡忡。经过不断的观察和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了解学校发生的事情,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宝宝因为来啦新同学担心老师不再对他好了,心理很紧张!在老师的分析指导和全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寒假后,我们征服了困扰全家几个月的难题。看着依偎在身边的宝宝,我们拥抱在一起。
“我爱妈妈,我爱妈妈,你的笑容最美丽------”宝宝的歌声把我的思绪带到了2001年的春天。当时,已经近两岁的宝宝尚不能讲话,不想的感觉袭扰着我们,我隐约感到宝宝一定有着某种问题。口腔医院、儿童医院------经过多次检查和专家评估,最终宝宝被确诊为孤独症。看着这简单的三个字,我带着一头茫然,离开了最后一家医疗机构,忐忑不安又十分无助。
我上网收索,收集信息,登陆论坛,逐渐从对孤独症一无所知到泪水模糊了双眼,最后我无力地倒在沙发上,从初为人母的无比幸福中跌入无底的深渊。我的世界末日到了,对未来的无数美好愿望化为乌有,种种设计在大脑中浮现。也许这不是真的?或者误诊?我甚至企图逃离这个现实------看着自娱自乐开心的宝宝,难道我真的无法进入你的世界?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我坚强地擦干泪水,心中升起坚定的信念:“既然能够带你来到这个世界,我就要带你走出孤独。”
目标和方向确定后,成败取决于行动和信心。我多方获取信息,浏览国内、外网站,生怕放过每一个和可能的机会。我庆幸,生命中太多的人和事让我感动、使我坚强、给我希望。
我要求自己时刻向宝宝展示最好的一面,给他笑脸、拥抱、理解、支持和鼓励。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没有一天分离,既然哭泣于事,我们要笑对生命的每一天。文化广场、公园中、客厅里,到处有我们的身影;自驾车、乘公交、坐飞机火车,我们一起去旅游;看着宝宝穿着轮滑鞋飞驰在运动场上,大声地朗读唐诗,身体矫健地攀上健身器材的顶端,在大海中快乐地玩耍,在厨房细心地剥这小豌豆,学妈妈做着鬼脸边唱边舞的样子,我无比的欣慰,宝宝的点滴进步给我带来无限的安慰和新的希望。我庆幸我们选择了人性化的自然训练方法,我坚信孩子将来会越来越好。因为我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他让我学会坚强,学会理解和接纳。
宝宝一天天长大,逐渐对各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尝一尝盐的味道,摸一摸水壶的温度,闻一闻妈妈的香水,数一数钱包里的钱票,写一写画一画----我抓住每一个机会教宝宝学习生活中的常识和文化知识,鼓励宝宝提出自己的要求,对孩子我有求必应,使宝宝在生活中不知觉建立信心并学会与人沟通的能力。现在宝宝可以沿着熟悉的路独自回家,学会打开门锁,养成了日常生活的良好习惯,一人睡觉到天亮。他能收拾自己的物品,模仿各种动作,想象简单的事物。虽然宝宝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还差很多,但我想只要他学会日常交往技能,不放弃每一个学习机会,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文化,一定有收获。
有一次到朋友家做客,看到她寄宿在学校的儿子几年不见已经长成了帅气的男子汉,已不再需要父母的呵护,这使我突然领悟到一件事:其实父母跟实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该说的、该教的,都应该早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时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自主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最佳时期的教育来得有效了。父母必须在黄金时期内帮孩子做好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去了,不想将来只有叹息和摇头的份儿。我告诉自己,我对孩子的“有效期限”应该是相对较长的。未来,宝宝还是我的宝宝,无论是否能够进入他的内心,我知道他的内心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我们将共同面对。我深信:We are ready!(我们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