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
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以前这段时期对儿童进行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早期教育就是在孩子们发展的适当时期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刺激,以加速他们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
早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确保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
2.要教给他们生活中粗浅的知识技能。教给他们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初步发展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培养求知的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现在,早期教育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被世人瞩目,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要了解一些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医学、营养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早期教育的实质。
在孤独症儿童的早期教育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所谓循序渐进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孩子进行教育,遵循生长发育规律和知识本身的顺序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二是向孩子传授知识,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要符合他们的教育水平和认识能力,不能超越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要求过高、过急。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生活环境、患病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要使孩子教育康复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注意他们的年龄特征以外,还要根据他们的个体特征,实施不同的教育。
3.避免过度教育的原则。
过度教育是违背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不仅达不到提高智能的目的,相反地阻碍了儿童潜能的开发。据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研究报道:对儿童危害最大的一种教育方式就是“过度教育”。孤独症儿童发病后,神经系统完善功能停滞了,但是生理发展与正常儿童差异不大,家长和教师往往用生理年龄来评价孤独症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并据此去要求他们,这实际上就出现了“过度教育”的状况,这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十分不利。
4.寓教育于游戏、讲故事之中的原则。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性,既好奇又爱模仿。做游戏和讲故事是最生动、具体的教育形式了。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游戏、讲故事对他们来说一样需要,但是需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
由于疾病的原因,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将是长期的(通常18岁前)。孤独症儿童的“连续性”记忆能力存在明显的欠缺,也就是说,即使是他十分熟悉的事物(如早晨起来刷牙、洗脸、吃饭、上学等),他也无法像一般小孩子把这些事情在他脑中编排顺序存放下来。由于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因此他通常喜欢停留在他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中,而拒绝去尝试新的活动或课程。这种孤独症儿童认知方面的特殊性(一般儿童的认知过程是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而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过程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一个正确的,与之生存和发展相关的概念。而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概念(无论是生活方面的还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概念),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时时刻刻必须关注的过程。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每个正确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反复地讲解、示范,反复地提醒、提示的,是需要通过不断强化概念来实现的,这是每一位家长和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教师、康复师们所必须清醒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