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接触星儿 寻找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导读:他们害怕陌生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愿意与人沟通,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以怎样一种合适的方式去互相交流;他们情绪暴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发泄和调节自己的心情……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孤独症发病率上升速度惊人,已由原来的万分之三上升到千分之一。孤独症不再是罕见疾病,正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最常见的疾病。孤独症儿童由于非常自闭,不愿与人沟通交往,所以,很多人都无法走进孤独症儿童的内心。
发病年龄小 不易被重视
当孩子最初有孤独症的行为举动时,往往不会引起家长的重视,大多数都以为孩子还小,存在稍微的差异不是什么大的问题,等长大一点就会好的,总是抱有这样一种侥幸心理。而很多时候在孩子被确诊时,病症已经到了中度和重度。所以,发现孩子有孤独症的倾向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足够重视。
特教老师 上课很辛苦
据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的张芳老师介绍:“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孤独症儿童有什么特别难教的地方,只有真正的和这些孩子接触了,才会知道和他们的交流是有一定难度的,一个词要教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学生们才能含糊地说出来。一个正常孩子的注意力最多应该是能集中20分钟左右,但是训练这些患儿时十分费劲,每个孩子每天要上六节或七节课,有感统训练课、个训课和小组课等。而且一对一的孩子30分钟就得一换,课间休息的那十分钟还要接送孩子,跟家长沟通交流孩子这节课的表现和学习内容等。平时得非常的细心和谨慎,生怕孩子出点什么差错,老师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辛苦,孩子的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才会更让我们觉得来之不易,更让我们珍惜,而与孤独症儿童相处久的话,才能慢慢走进他们的小小世界里,以后的训练才会变的稍微容易些。
随着孤独症孩子的增多,与此有关的康复训练机构也随之建立起来,现在很多孩子家长都渴望能有更专业的教师和更成熟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帮助他们的孩子早日康复。很多家长反应说自从孩子患上孤独症后,给家庭带来很大痛苦,希望更多的专业教师来从事孤独症事业,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孤独症康复事业是持久艰巨之路
目前看来,很多人对孤独症这个词都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罢了。孤独症康复事业是一条持久而且艰巨的道路,如果没有切身的去体会和投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来的话,是不会有很大收获的。只有和这些孤独症儿童多进行接触,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明白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有变化,有进步,怎样才能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阳光的生活,健康的成长,让那个原本支离破碎的家庭又见欢乐,也为孤独症家长排解一点忧愁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