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功能
分析判断不同问题行为的功能,是矫正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前提。
儿童的行为只是一种特别的传达某种信息的手段,每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意图(动机),或者说,每种行为都有它的极其复杂的功能。要想矫正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学会分析、判断不同行为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1.获得孤独症儿童也有各种需要和要求。比如,想获得玩具或食品,想进行某项活动,想别人来关注他,但他们又没有能力来表达这些需要,往往就会使用特定的手段——问题行为,来向成人传达各种信息,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得”功能的行为常包括:发脾气、自伤、攻击他人、破坏物品、自我刺激及怪异的话语。
2.逃避/防止为了逃避做一件他感觉困难或不愉快的事(比如学习),或者为了防止不愉快或困难的情境出现(比如去训练室),孤独症儿童也常出现发脾气、自伤、攻击他人、破坏物品、故意做与指令完全相悻的行为。
3.释放/舒缓当孤独症儿童感到一种压力、缺乏安全感、引起紧张焦虑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我刺激、固执、刻板行为就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手段。
4.自我娱乐/自我满足孤独症儿童因为能力有限或父母没有教他有意义的玩法,行为无法发展,处在一种玩弄自己身体(手、手指。嘴、嘴唇、唾沫、生殖器)的原始水平状态。这种原始的自我刺激行为,通过不断的自我强化,成为他的一种自我娱乐、自我满足、获得快感的习惯方式。
5.感觉强迫感知觉的异常引发了孤独症儿童很多的偏执行为。比如,一拿到纸和笔就要不停地写字。这种不得不做、不能停止下来的行为是一种强迫观念的释放。
ABC行为观察法通过ABC模式可以找出问题行为与事前的有关刺激、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判断出问题行为的可能意义。
什么是ABC行为观察法:
A=前因,即问题行为出现前的情况(时间、地点、对象、行为发生的经过)。
B=行为,即具体的问题行为本身。
C=结果,即问题行为出现后的处理方式、效果(你做了什么?孩子做了什么?)。通过ABC模式,可以找出问题行为与事前的有关刺激、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判断出问题行为的可能意义,从而为确定问题行为的改变策略提供参考。我们以“在商场撒野、发脾气”的问题行为为例来做一分析。小孩饿了(A)(妈妈带小孩去商场时,已经接近上午12点,当时经过糖果柜台),哭闹、发脾气(B),妈妈给孩子买糖果,小孩得到糖果不哭了(C)。那么妈妈做了什么呢?妈妈教授给了小孩的经验就是:“哭闹、发脾气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糖果。”
根据问题的事前有关刺激,可以判断出这里哭闹、发脾气的功能就是想要“获得”。在ABC模式中,“C”是最重要的。上述例子中,如果妈妈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一个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以哭闹来获得想要东西的行为就可能持续不下去,很可能是愉快的后果(哭闹后得到糖果)造成了问题行为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