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语障患儿的语言训练
语言是有声语言的基础,所以,要让语障患儿学如何灵活控制和运用发音器官,并能将呼吸与发音很好地协调起来,这样才能准确发音。大多数语障患儿的发音器官并没有起质性病变,只是由于缺乏锻炼,不懂得如何发出声音,有的语障患儿发音器官相对不够灵活或有一些错误的发音习惯。为了让语障患儿学习有声语言,就必须帮助他们在训练中尽快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在训练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人类的发音器官有三个部分:
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等。
发音器官:包括喉、声带等。
构音器官:包括唇、舌、腭、鼻腔等。
因此,给语障患儿进行基础的发音训练要从三个发面入手。
一、呼吸训练
·语言的发出是由气流和声带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气流的强弱变化与声音的响度和语言的清晰度有着密切联系。平时的自然呼吸和说话时的呼吸状态是不一样的。正常呼吸时,呼气和呼气的时间是相等的;而说话时,呼气的时间要比呼气的时间长的多。
·语障患儿在自然呼吸方面一般都没有问题,但很多语障患儿不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的言语呼吸,说话时不能控制气流,前弱后强。在表述几个音节时,有过多的停顿和换气。有的语障患儿不会将气流和声音结合起来,在发送气音时要么有声无气,要么有气无声。这些都应当通过呼吸训练加以矫正。
二、构音器官训练
·构音器官(唇、舌、齿、腭)在发音时位置和形状的改变,会引起共鸣腔的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的音。在开始给语障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时,要尽量帮助他们能够把构音器官灵活协调起来,特别是能准确模仿口型和舌位。
·口舌训练操是锻炼构音器官的灵活性:
1.双唇运动:练习唇部的扁、圆、拉、撮,活动唇部的肌肉。唇部的这些动作是结合相应的发音需要的。如:发“i”时,要把双唇拉开,发“e”时,双唇扁平,发“o”时,口型保持圆形不动,而发“u”时,双唇撅起。
2.伸舌运动:练习舌的灵活性。舌头向下伸出和向上翘起。该练习主要是对舌尖的锻炼,对以后发舌尖音会有帮助。对很小的孩子,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做此项功能训练。例如,让语障患儿伸舌舔棒棒糖或冰棍儿,练习中,老师可以有意地把糖或冰棍儿在语障患儿嘴的上下左右变化位置,这样语障患儿就必须转动舌头来寻找。也可以把一滴蜂蜜滴在他的上唇,让他伸舌头去舔。或者让他伸出舌头后,把一小块糖放在他的舌尖,这样他必须小心地缩回舌头,把糖放在嘴里。注意:用糖和蜂蜜类的游戏不要过多。孩子摄食过多糖分,可能会不利于他们的牙齿和身体的健康。
3.翘舌运动:把嘴张开舌头慢慢向上翘起至齿龈和硬腭的交界处,然后向下弹开,类似发“拉”的音。如果语障患儿舌头不会上翘,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舌系带短的问题。舌头上翘要到位,向下弹开要有力。
4.张嘴运动:双唇自然张合。张开口型要到位,舌头平放,不要来回转动,双唇打开时,不要发出咂嘴声。
5.唇齿运动:上齿轻咬下唇,慢慢送气打开,为发“f”音做准备。
在做专门训练的同时,不要忽略咀嚼对构音器官的锻炼作用。咀嚼和说话一样必须有腭、唇、齿、舌的运动参与。用舌头从牙床或牙齿之间寻找食物是对舌的灵活行的很好锻炼。所以对某些咀咽困难的孩子,不要总给他吃流食,而应教给他们咀嚼的正确方法。开始可以给他们一些碎饼干等较小的固体食物,逐渐给他们吃整块饼干或苹果等较大的食物。
三、发音训练
(一)发音训练的基本方法
大多数语障患儿都有正常的发音器官,他们不是不能发音,而是不会发音,或者由于不会灵活地控制声带的松紧,造成发音紧张或发音无力。在初期给语障患儿进行发音的进出训练时,应尽量帮助他们养成正确、自然的发音习惯,克服以上问题。§
1.发音训练应从简单的单元音开始。因为单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口型不发生变化,难度最小,以后再向其他音过度。总的说来,先发韵母,然后学习较容易发的声母,如“双唇音”:b(爸爸)、p(爬)、m(妈妈)、w(娃娃)。最后,还要练习汉语的四个声调。语障患儿在对声调的听辨忽然模仿上都是较为困难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2.在发音训练中,最好让语障患儿所发的音具有某种意义,而不只是抽象、单调的音素训练。训练者应设计一些相应的活动或教直观的教具。
3.在发音训练中,可以借助其他感知觉的参与。
4.在发音训练中,必须要求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而这首先要求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如果他的注意力经常分散,就无法很好的模仿。对于很小的孩子,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很大的耐心。刚开始训练时,每当他注意你,你都马上给他一点食物作为回应(要选择不需要太多咀嚼的食物,以免影响教学),逐渐培养他集中注意力。当他学会关注和模仿后,就可以取消这个形式。
(二)发音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发音训练要每天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2.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训练。
3.老师#p#分页标题#e#要确切了解各个音准确的发音部位和方法,从一开始就帮助语障患儿建立良好的发音习惯。
4.发音训练要与语言训练密切结合,给声音赋予意义。
5.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形式,让语障患儿在玩儿中学。
四、言语训练
言语训练就是通过各种训练活动,发展语障患儿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语言意识,获得语言概念,在理解和掌握有声词汇的基础上,能够理解他人语言,并能运用正确的语法规则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和正常人进行基本的对话交流。
1.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在训练中尽量为语障患儿设计和提供相应的语言环境。例如:教语障患儿礼貌用语“谢谢”和“不谢”时,要创造大量的语言情境,最好有两个人分角色演示,以免概念混淆。训练者选择的语言内容应具有使用价值,应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这样既利于语障患儿与其他人的沟通交往,也有利于语言内容的复习巩固。
2.首先应从语障患儿对语言的理解入手,理解先于表达。很多家长不管孩子的语言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总是把注意力和训练重点放在语言的表达上,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对语言的真正理解,这对语障患儿语言的整体发展不利。老师应及时引导家长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
3.用直观有趣的训练形式。给语障患儿传授新的语言内容时,必须伴有直观事物的出现,帮助他们明确语言的真正含义。由于我们教学对象多是学龄前儿童,所以要尽量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适应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吸引语障患儿注意力。
4.要尽量为语障患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老师要确保自己及孩子周围的成人都可以口语形式和语障患儿交往,肢体语言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不能替代口语。要让家长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与正常儿童游戏交往的机会,包括邻居或亲戚家的孩子。
5.强调语言的复现巩固。如果你在训练中介绍了新的语言内容,就应在日常生活及后面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复现这些内容,这样才能帮助语障患儿逐渐理解,并加以运用。如果一个语言内容只在一次教学中出现,然后就被扔到一边,那么语障患儿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掌握的。任何知识的掌握都需要一定频率的再现。
6.强调语言的完整性:我们在对语障患儿讲话时,应尽量以完整的语言形式出现,不要总是简化成一个一个的单词。即使在教某些名词概念时,也应将单词放在简短的句子中出现。例如在教“树”这个概念时,老师说“这是树。”“指一指,哪个是树?”在讲到关键词“树”时,老师可以适当加强语气或给一个停顿,以突出这个词。在表述短句时,应尽量把关键词放在句尾,这样会更突出。
如果你总是用单词跟语障患儿交流,会不利于他对语言整体的理解和表达,并容易形成以单词堆砌语言的现象,更不利于虚词的学习。当语障患儿语言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要强调他用完整句子表述或回答,训练者不能仅仅以能够理解作为满意的标准。
7..大量丰富语障患儿的词汇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不断扩展语障患儿的词汇量,不要从主观上限制其语言的发展。例如,如果语障患儿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漂亮”一词,就应有意识地引进“美丽”这一新的词汇,但有些训练者在遇到“美丽”一词时,认为语障患儿不理解,就用他已掌握的“漂亮”一词来代替,这就限制了语障患儿语言进一步的发展。
汉语有大量的近义词,它们不但能丰富语言,而且还伴有范围、程度及感情色彩的差异,所以应让语障患儿逐渐学习掌握这些丰富的语言内容。另外,象助词、介词、副词等虚词也不应忽略。如果训练者认为语障患儿语言水平低下,所以故意略掉大量的语言内容,这无疑会导致语障患儿更大的语言障碍。实际上,很多词语虽然比较抽象,但只要你教给他,并大量使用,他们是可以掌握的。而如果从来不给他们接触的机会,那将永远是一片空白。
在教学中甚至可以引入一些习惯用语,象“凑合”、“随便”等等。如果语障患儿完全不理解这些语言,也会给以后融入正常社会形成障碍。
8..在交往中教学。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工具,所以要教给语障患儿使用语言进行交往的方法,并掌握一些交往的技巧。
9..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根据语障患儿的现有水平,设定合理的阶段目标,有计划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