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者行为问题的处理
一、行为的定义
行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像说话、走路、微笑、吃等都可以被称之为“行为”。
当任何行为出现的频率超过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则被称之为“行为过多”。反之,任何行为出现的频率低于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则被称之为行为不足。
从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什么是行为问题:
例1:两岁的小明因为妈妈没有给他买棒棒糖而大声哭闹。
例2:二十岁的文文每次去超市都会大声喊叫,直到妈妈把他喜欢的饮料打开给他喝为止。
例3:七岁的苗苗帮妈妈摆碗筷时,不小心把碗摔碎了。
例4:十二岁的丽丽因为妈妈没有做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大发脾气,把桌子上的碗筷都扔到了地上。
二、行为问题的认定标准
行为问题强调行为本身,而什么样的行为会被人们认为是有问题的,往往是因人、因时、因地、因时而异的。因此,我们在认定行为问题时,要考虑下列三个因素:
1、 行为为本身是否符合行为个体的年龄和发展程度
2、 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否适当
3、 行为对行为个体来说是否不适当(过多或过少),是否已造成他和别人的伤害,以及他和别人相处的困扰。
行为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影响到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家庭正常生活的进行,会干扰到学校班级正常教学的进行,有时还会因此引发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学生之间出现紧张关系及安全的忧虑,从而导致其与周围环境里的人、事、物发生冲突,甚至失去受教育的权利。
三、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自闭症者会产生更多的行为问题呢?
首先,自闭症是一种广泛、发展性的障碍,且会持续终身,存在以下特征:
1、 语言迟缓或障碍。
大多数的自闭症者在语言的理解即使用上都会感到困难,其中甚至有20%的人终身都不会讲话。有些自闭症者会存在“鹦鹉学舌”的现象,有些则无法弄清楚人称代词“你、我、他”的区别,以至于无法在讲话时顺利转换。
2、 与人际关系有关的社交技巧存在问题或困难。
年龄越小的自闭症儿童越会表现出反社会的行为,如拒绝别人拥抱、碰触等。他们拒绝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看起来对家人也缺乏兴趣的样子。沟通障碍是的他们在与父母或师长互动时难以维持较长时间,并且不愿与他人进行目光的接触。
3、 在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或嗅觉方面存在异常反应。
自闭症者在这五项上的感觉与所有人有所不同。他们在某些感觉上可能过度敏感,在某些感觉上又过于迟钝。
4、 各项能力发展不均,有零碎的长处和短处。
通过各种量表测验的结果可知,自闭症者对某些测试的内容有着很强的感知能力,但在某些方面显示能力很弱,有些领域又显示出与同龄者相同或更有优势的技能。所以测试结果常常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
所以当自闭症者没有依照情境表现出适当的行为,他们的表现与同伴不符,并且无法依照指示完成完成一件事,则会被认为是行为问题。
五、行为出现的原因
在认定自闭症者的行为是问题前,我们应该首先排除是否有其他因素影响孩子的情绪或行为,并以此作为是否需要介入的依据:
* 是否有足够的睡眠
*是否因药物在影响行为的表现
*是否吃的合适?是否饿了?是否口渴?
*是否在行为的发生前有过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是否有慢性疾病,如:癫痫、过敏、头痛、中耳炎等,以致造成自闭症者的焦虑与压力
*是否因为衣服对皮肤产生了不舒服的触觉刺激而烦躁不安
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后,设计一个持续性的教学来教导与行为过多相关的行为不足之处,以减少行为过多。
例:一个不会阅读的学生,被叫到教室前面阅读给大家听,然后出现打头的行为。在处理这个问题行为前,我们要先做什么?策略:加强阅读的能力
藉由这个方法可以消除打头行为的原因进而消除打头的行为。
六、资料收集
1、资料收集的重要性:
资料的收集提供我们一个可靠的方法来确认我们的介入是否有效。
2、资料收集包括 :
(1)基线资料:在介入前的行为测量,提供一个介入效果的基础参考值。
(2)介入资料:介入时对目标行为的测量。
(3)追踪资料:在介入结束一段时间后对目标行为的测量。
3、资料收集的方法:
⑴ 频率:行为发生的次数
例:小明今天哭了5次
⑵ 时距:行为开始与结束之间的时间长度
例:小明哭了4分钟
⑶ 强度:行为的强度
例:小明哭得很大声,大声到整个校园 都可以听得到
(4)功能行为分析(A-B-C)
客观的记录及分析目标行为前因及后果
A(前因):活动、时间、地点、人物、物件
B(行为):具体、可观察、可测量
C(后果):
七、行为的功能:
1、寻求注意
2、逃避/避免
3、得到物品
4、感官刺激
一个被认为是比较适当的反应来获得想要的刺激。这个替代的反应一定要满足行为的功能。
例:
前因(A) |
行为(B) |
后果(C) |
小明和家人去逛商场,经过放置碟片的通道时,小明大叫:“我可以买碟片吗?”妈妈说:“今天不行”。 (活动、时间、地点、人物、物件) |
小明用力倒在地上,脚在空中踢来踢去,抓住旁边的碟片然后丢掉。(可观察、可测量、具体的 |
妈妈要求他安静下来,两分钟后小明还是继续哭闹。妈妈说:“好,这次就买给你,但是下不为例啊”。 |
八、强化物的分类:
物质强化物(物质奖励) |
社会性强化物 (社会性奖励) |
活动性强化物 (活动奖励) |
果汁、冰激凌、唱片、玩具、点心、书、钱 |
微笑、拥抱、亲吻、口头表扬、抚摸、鼓掌、眨眼睛、拍肩、闲谈 |
去公园、参加喜欢的活动、看电影、骑车等等 |
九、增强物评估表
喜欢吃的东西 |
||
喜欢喝的饮料 |
||
喜欢的活动 |
||
喜欢的玩具 |
||
喜欢的社会性游戏 |
||
喜欢去的地方 |
||
在自由时间会选择做什么 |
||
玩游戏的对象 |
注:按照最喜欢的到一般喜欢的在前面标注序号。
十、 如何有效的设计行为治疗计划?
n A——行为预防
n B——教导替代行为
n C——寻求最佳结果
十一、预防行为的重要性
n 1.教导希望的行为
2.避免自伤行为
n ⑴ 预防行为的方式:
变更教育方式、时间表、代币制、增强物选样、给予选择、计时器、角色扮演、录像教导示范、口语提示、行为契约、剧本、视觉辅助、调整工作量、社交故事教学、放松技巧
n ⑵教导替代行为的方式:
功能性沟通技能训练、游戏技能、社交技能、生活自理等。如果教导的替代行为的难度太高,使用它的机率就会降低。
n ⑶寻求最佳结果:
不予理会、隔离、反应代价、肢体引导、阻挡反应、撤走奖励、停止增强
十二、设计行为治疗计划的步骤:
1、治疗之前(收集资料,了解ABC)
2、确认行为的功能(是什么)
3、根据其功能设计治疗计划(ABC)
A怎样预防
B寻找和功能相同的替代行为
C寻找适当的结果
4、治疗之后(记录,检验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有进步)
解决的策略
需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1、MR . CHARLES HART著,王大延博士译,《自闭症家长手册》,中华民国自闭症总会印行,1997年。
2、Ron Leaf&John McEachin主编,蔡飞译,《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华夏出版社,2008年6月。
3、《PSN专刊》1—14册,财团法人心路社会福利基金会,2007年。
4、Linda A.Hodgdon著,陈质采、龚万青译,《自闭症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沟通的视觉策略》,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
5、刘全礼编著,《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
6、鲍亦君著,《如何有计划地增进自闭症儿童与一般孩子在教室里的互动》,台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