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语言和社交训练举例
举例如下:
目标:指认长短物品
方法:
(1)从家庭用品中收集一些长的和短的东西,如筷子、喝饮料用的吸管、尺子和袜子等。
(2)把一支长的和一支短的铅笔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指出长的一支,说对了,就奖励他。
(3)让孩子模仿画长线和短线。你一边说长的、短的,一边让孩子模仿着画长线、短线。
(4)教给孩子哪些是长的东西,哪些是短的东西。告诉孩子室内的某些东西是长的还是短的,然后问孩子:“这是长的吗?”“这是短的吗?”让孩子指认。
(5)找些长度不同的铅笔、筷子、木棍、火柴棍和牙签等做游戏。用一只手分别握住长的或短的物品放在背后,让孩子猜短的在哪儿,用同样方法再猜长的在哪儿,也可以挡住长的一部分,让他猜哪个长。猜对了,就给与奖励。
6.语言训练。由于每一个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程度不一样,所选的训练目标也不尽相同。语言训练的目标包括:①开始发音。②单词的表达。③短语。④社会性反应。⑤活动和事件的描述。⑥问问题。⑦社会性对话。⑧主动表达、发表意见等等。
对于完全没有口语的孤独症孩子来说,要学习语言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模仿能力。②记忆能力。③理解能力。④有表达需要的动机。⑤开始对面部表情、声音及唇部活动感兴趣。这部分孩子的语言教学可以采用手势语与言语联合使用的方式。
语言训练应把日常生活的场景作为主要的教学环境。做到随时随地、就地取材、反复练习,生活中学,生活中用,只是一些基础技能要在课堂上教授。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家长们在选择每一个特殊的语言目标时,都应是为了适应孩子某种特别的交往需要。例如,首先交给他那些他将要使用的单词句,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首先选择的单词句都不一样。这个孩子可能是“饼干”和“葡萄干”;另一个孩子可能是“出去”。每一个教学技巧要考虑到不同孩子的兴趣。例如,一些孩子喜欢唱歌,就用唱歌的形式把语言内容表达出来;有的孩子喜欢身体运动,那就在活动中去教他说话;有的孩子喜欢图片,那图片就是最好的语言训练材料。语言训练的主要方法:①示范。②塑造。③强化。
举例如下:
目标:说“没有了”
方法:
(1)当孩子吃完饭后,对孩子说:“没有了”,并鼓励孩子跟着你反复说。如果孩子说了,就赞同地说:“对!牛奶已经没有了!”
(2)利用孩子喜欢的玩具,跟孩子一起做游戏,把玩具藏起来,过一会儿对孩子说:“没有了”。鼓励孩子反复说:“没有了。”
(3)有人从屋子或家中外出时,对孩子说:“出去了”,让孩子重复说。孩子如果跟着重复说,就称赞他。等他能重复后,有谁出去时就问他:“爸爸哪儿去啦?”“某某哪儿去了?”鼓励孩子说:“出去了!”
(4)孩子能主动地说出“没有了”,就鼓励他把“没有”与其他词语连接起来。示范给孩子:“小明,牛奶(爸爸、球等)没有了!”然后再问:“什么没有了?”
(5)把物品藏起,对孩子说:“没有了。”然后当孩子说“还要”时,你再把物品拿出来给他。
(6)在玩“藏猫儿”游戏时,用简单的隐藏方法表示“没有了”。让孩子说:“没有了!”“在这儿!”你用手遮住眼睛说:“小明没有了!”放开手之后让孩子说:“小明在这儿!”
7.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小年龄儿童来说,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主要从培养社会性游戏技能、社会性互相交往技能入手:社会性游戏技能训练包括:与人和物的接触;操作物品的技巧:遵从简单的游戏规则(等候、排队、轮候);参与假扮游戏;接电活:独立完成任务。社会性互相交往技能的训练应包括:与人接触的正确方式(对视、呼叫反应、接受别人的亲近);社交沟通的能力(表达需求、愿望、遵从指令、请求帮助、征求意见、表示意见#p#分页标题#e#交换信息);建立适当的社交反应(表达感谢、亲热、反对、自我控制、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
社会交往技能是孤独症患者严重缺陷的领域。、虽然孤独症儿童可以记住社会性的问候,也可以学会在游戏中轮候等,但是他们不能本能地理解社会意识,不易从社会性相互交往中获得快乐,要掌握较高水平的社会交往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日本学者荫山英顺曾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孤独症儿童对于他人感情的理解是需要长期培养教育的,这足一个极其困难而又关键的课题。
这种对他人感情的理解,首先是在与治疗者、父母等有着非常深窃交流的成人中逐渐培养,然后在与周围社会的成人的交流中提高的,最后是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发展的。这种顺序是由孤独症儿童在与人交往的机会多少和深度来决定的。因此,这种对人关系范围的拓宽,在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是他们毕生都应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即时孤独症儿童对人关系范围的拓宽有了相当的进展,周围的人们仍要努力地帮助他们,以求得更大的进步。”
举例如下:
目标:等待按顺序参加游戏或比赛
方法:
(1)到公园或广场去,让孩子看看那里的孩子们按顺序排队等待着玩滑梯的情形。
(2)3个孩子一起玩儿滚球和接球游戏。
(3)进餐时,不要先将饭菜盛在每个人的盘子里或碗里,而要他们轮流取自己爱吃的饭菜。让孩子等到轮到他时,自己去领取。
(4)奖励孩子按顺序玩或办其他事情。
(5)让孩子玩跳房子、跳皮筋儿、玩纸牌等游戏。在与全家人一起玩时,也要口头指示他与其他人一样按顺序进行。有时也可创设环境让孩子第一个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