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
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说出事物名称
目标:
1.为学生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2.为学生提供表达愿望的方法。
3.为学生提供与人交往的手段。
4.增进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意识。
程序:
教师给学生看一样东西,并问他:“这是什么?” 一开始,教师可以像在“理解事物名称”这一课程中一样,先让学生指这样东西或进行。
提示:
采用“理解事物名称”这一课程或言语提示。将提示逐渐过渡到轻声说只说第一个字,最后完全不做提示。
入门标准:
学生学生已经掌握“配对”课程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的项目,并已开始接受“理解事物名称”的训练。如果学生还没有理解事物的名称,就尝试用言语提示引导学生说出事物名称。“说出事物名称” 这一课程结束之后进行。
掌握的标准:
在没有得到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十次能有八次正确说出事物的名称,并且至少应在另一位老师那里也能做到这一点。
第一阶段:提要求。
用代表学生喜欢的东西或活动(例如,食物、饮料、游戏、电视、收音机、荡秋千等)的实物或图片,如果学生想要什么,就必须说出来。学生用进行自我刺激的物品也可以作为选择的对象,起价值会因学生选择其他物品(例如,饼干)而下降。
第二阶段:身体部位。
发展阶段:
1.嘴巴、眼镜、鼻子、脚(B:2岁)。
2.头发、舌头、头、耳朵、手脚、胳膊、手指、肚子、背、牙齿、脚趾(B:2岁6个月)。
3.下巴、拇指、膝盖、脖子、指甲(B:3岁6个月)。
4.脚跟、足踝、下颚、胸口(B:4岁6个月)。
5.手腕、肩膀、臀部、肘部(B:5岁6个月)。
6.腰(B:6岁6个月)。
第三阶段:物品。
玩具、动物、衣物、食品、家庭用品、家具。这一阶段可以和第二阶段同时进行。有些孩子会觉得这一阶段比“身体部位”容易。
第四阶段:物品和图片。
教师给学生看一张物品的图片,并问他:“这是什么?”
第五阶段:动作图片。
教师给学生看一张动作的图片,并问“他(她)∕他们(她们)在做什么” ?
第六阶段:实际动作。
教师演示某一动作,并问学生:“我在做什么?”
第七阶段:人物图片或照片。
教师给学生看一人物图片或照片,并问学生:“这是谁?”
第八阶段:任务。
教师指着自己、学生或其他的人,并问学生:“这是谁?”
第九阶段:大小(大∕小)(B:2岁6个月)。
第十阶段:颜色(“这是什么颜色?”)
。
发展阶段:
1.红色、蓝色(B: 3岁6个月)。
2.绿色、黄色、橙色、紫色(B: 4岁)。
3.棕色、黑色、粉红色、灰色(B: 4岁6个月)。
4.白色(B: 5岁6个月)。
第十一阶段:
形状(“这是什么形状?”)。
1.圆形、正方形(B: 4岁)。
2.三角形、长方形(B: 5岁)。
3.菱形(B: 6岁6个月)。
第十二阶段:家里各场所#p#分页标题#e#或各房间的图片或照片。
教师给学生看家里各场所或各房间的图片或照片,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地方?”或“这是什么房间?”
第十三阶段:社区的各个场所或地点(真实地点)。
第十四阶段:情绪。
第十五阶段:数量概念。
发展阶段:
1.许多∕一个(B: 2岁6个月)
2.空的∕满的、轻的∕重的(B: 3岁6个月)
3.矮的∕高的、瘦的∕胖的、多的∕少的、短的∕长的(B: 4岁)
4.满的∕快的、有些∕许多、薄的∕厚的(B: 4岁6个月)
5.窄的∕宽的(B: 5岁6个月)
后续课程:
特征分类事物的用途或功能社区工作人员介词。
参阅:
掌握“言语模仿”课程是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条件;从“说出事物名称”可以逐渐过渡到“扩展语言”和“交谈——初级”这两个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