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说话为什么“颠三倒四”?
对于语言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自闭症儿童,发现他们在叙述时,经常出现“颠三倒四”或偏离主题的情况。比如某位儿童说道:“我早上和妈妈去XX公园,这个公园建立于XXXX年,占地面积XXXX万平方米,种植了XXXX种植物。我和妈妈去玩风筝,风筝飞了,妈妈让我放风筝。我去吃饭。”如果是普通儿童说这段话,则是“我早上和妈妈去XX公园玩风筝,到了公园,妈妈让我放风筝,它飞得很高。放完风筝后我们一起去吃饭。”剖析自闭症儿童的叙述内容,可以发现他对于事件发生的顺序记忆混乱,对事件主题把握有偏离(出现了公园建立年代等无关描述)。此外,自闭症儿童在描述事物,或概述活动主题和场景时,还经常出现关注细节忘整体的情况,比如看到同学玩游戏的图片,问他:图片里大家在做什么?他则回答说“有一个白色兔子”。
实际上,自闭症儿童语言逻辑问题,与他对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件因果关系、对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的观察、活动主题的理解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对儿童进行语言逻辑的训练时,需要利用图片、实物等各种辅助工具,对他的认知模式、理解事件的方式进行梳理。比如,在儿童叙说某个活动时,可以将他参与的活动过程拍摄成图片,先引导他正确按时间顺序排列图片,再引导他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在概括场景时,可以直接告诉他画面中呈现的主题是什么内容,而后,再给他呈现类似的画面,让他进行练习和巩固。需要提醒的是,图片在帮助儿童发展认知,发展恰当的语言叙述能力方面有很大助益。教学中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各种场景,准备各种相关的语言训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