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脑瘫孩子做语言训练
匆匆的一个月又过去了,在训练过程中,我遇到到很多困难,在老师们的帮助下都慢慢解决,同时自己的经验也慢慢增加。训练中,有欢乐也有忧愁,高兴的是孩子们每天一小点的进步,忧愁的是遇到问题怎么解决。同时也伴随自己的一点感受,对于我在给孩子做语言时孩子的状况,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张宇(化名),一个7岁脑瘫男孩。因为年龄大,孩子心理还是比较明白的,只是无语言、唇部肌肉控制不好、不会用气流,有时也会出现故意行为。孩子对手势辅助较敏感,在做咧嘴——i时,开始孩子的抵触心理很强,不让我的手碰他唇部。于是我就先建立我们之间的信任感,让他感觉和我在一起玩而不是训练。在面对面时,我对他说很多话,有的孩子听不明白,但是他能感受到我是在和他沟通,我故意挠挠他,逗的他呵呵笑。偶尔我穿插碰他的唇部,手势辅助他咧嘴,他没有抵触,慢慢的在此过程中,我不断强化辅助他咧嘴,孩子很高兴的接受。完成第一步后,在咧嘴的情况下,就是孩子如何用气及舌位摆放了。如果手顶其下颚或直接辅助他摆放舌位时,孩子就不愿意出现哭闹现象。如果孩子一旦哭,就会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于是我就在动态中进行,开始我会追逐他玩,待追上时特意顶其下颚用气,等孩子完成就夸张的表扬他,继续下一个回合。中间我会示范的很到位,借助孩子喜欢模仿这一行为将舌位控制好,与孩子比赛。整个过程中,孩子很高兴也很配合。在做量的积累时,如果一直强化孩子,他就不怎么配合而出现故意行为。比如:他会故意打呵欠,并且不停的打呵欠。开始我以为他不舒服,当他打呵欠时我就停止活动,后来我发现他这种行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原来小家伙想逃避训练故意的。于是在出现此行为时,我便置之不理,打完呵欠继续配合我。慢慢的小家伙明白不管用了,就乖乖的配合老师了。这只是针对故意行为的一种方法,对于张宇来说,他喜欢表现、喜欢被夸奖。借助给其他老师表演,也可以强化训练内容。如果你告诉他,“给**老师咧嘴——i,让老师看看你多棒。孩子就很高兴的去“表演”,当老师们表扬他时是他高兴的时候。通过这种方法我不断强化训练内容,孩子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学习巩固知识。
张宇只是一个例子,其实这种训练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不同的孩子需要不一样的方式训练,每个孩子都有适合他们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可爱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借鉴老师们的经验,不懂就问,也找到适合总结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