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孤独症”怎么办?
■案例介绍
6岁的润儿,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喜欢独自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几乎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父母观察发现,润儿在很长的时间里专注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等游戏,喜欢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润儿的母亲说,孩子好像是从外星来的,对同龄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一点都不感兴趣。
■专家分析
经过观察和测试,专家发现润儿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在语言表达和IQ测试上分数较低。
根据润儿的这些症状和表现,专家判断出他是一名孤独症患者。润儿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孤独症患者学习正常人的语言会很困难,与人交流及与外界沟通也很困难,当日常生活出现变化,他们会强烈抵制,此外还会在家人面前表现得极为亢奋或沮丧。
■专家建议
目前,国内外用于儿童孤独症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饮食疗法、感觉统合治疗、音乐治疗、游戏治疗、视听觉治疗和行为治疗等。但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对一些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一定能够对另一些患者肯定有效,所以一般需要医疗、特殊教育和行为训练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治疗中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同时还要遵循三个原则:对孩子的行为宽容和理解;异常行为的改变和变更;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治疗方法,都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家长在其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要坚持和孩子交流。同时,家长也要准备拿出超过培养正常儿童十倍甚至百倍的耐心与毅力。
活动通知:本周六下午2:30~4:30中心将邀请李群(主研家庭教育等)、黄石卫(主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及儿童心理学等)两位专家在安徽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602室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