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有心无"力" 助残:要爱心更要技能
想给有言语障碍的儿童做点矫正帮助却不知从何入手,和患自闭症的孩子交流失败却全没意识到自己在眼神与身体距离上存在的“细节性错误”……上个星期是“助残周”,几个大学生志愿者满腔热情地来到一个残疾青少年寄养园里准备奉献自己的爱心,结果才发觉由于自己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根本没法给孩子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全国助残日”刚过,类似现象提醒人们:帮助残疾人,要爱心,更要技能。 志愿者助残有心无“力” 老沪太路上的“悦苗”青少年寄养园寄养着15个残疾孩子。院长吴忠伟告诉记者,经常会有志愿者上门表示要献爱心,但他们对自闭症、脑瘫等知识所知实在有限,更不用说相关的康复技能了。“有一次,来了两个大学生说要献爱心,却根本想不出办法和孩子交流,只能和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晒了半天太阳。”在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里,一个脑瘫孩子有3个大学生和他结对帮教,但由于缺乏对脑瘫的足够认识,所采取的方法不得法,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明显改观。 助残需要专业技能 尽管上门的很多志愿者让吴忠伟失望,但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却让他赞不绝口:“事实证明,有没有专业技能,效果就是不一样。” 比如对一个有言语障碍的孩子,志愿者按照自己学过的知识,通过让他吹蜡烛、做呼吸操来锻炼呼吸以帮助发声,有时还用绕口令来矫正他的发音,收到了一定的矫治效果。据悉,自从3月上门开始,志愿者们就首先运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悦苗”的学生进行了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为进一步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准备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下面的教育训练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热心者开始编培训教材 看到助残志愿者队伍专业知识匮乏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的这批志愿者集体编写了一本《助残志愿者培训教材》(初稿)。书中汇总了助残志愿者应掌握的一些基本内容:肢体残疾、言语障碍、脑瘫等各类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及日常辅助内容;使用手语、轮椅以及导盲和沟通的技能技巧等。大学生们还准备深入社区给社区助残志愿者进行义务培训。 “助残,首先要有爱心,但是光有爱心,没有专业技能,就一定坚持不下去!”对这本教材的编写给予全力支持的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修义教授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