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义工”悄然兴起
28岁的李苹走进泉山区奎园社区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大门,两个月来大多数周日她都拿出半天时间到这里做“义工”。记者调查发现,“义工”在徐州的出现还是近两年的事情,参与者大多是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并日益成为年轻人新型的互助体验。
“义工”是义务工作者的简称,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
李苹是一个白领丽人,平时的空闲时间多靠购物、娱乐打发,她是偶然路过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 “孩子们太可怜了,老师们的工作非常艰难,他们没有资金雇更多人手,我就打算为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苹先是做些收拾房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务,然后带孩子们游戏。“义工”的生活让李苹原本感到空虚浮躁的心态平和了许多,她说:“帮助别人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充实更快乐。”
张文强是在读大学生,一次学校搞慰问活动,张文强走进一家养老院,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让他心生同情,他来到养老院做了“义工”,几乎每个周日都来照顾老人。“我奶奶年事已高,我上大学不能照料她,照顾这些老人让我感到安慰。”小张认为大学生不应该死读书,应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5岁的杨露去市福利院做“义工”,着实令朋友们大吃一惊。她高中时就辍学了,半年前在一家超市当了收银员,参加了超市对市福利院的捐赠活动,以后她一有时间就去福利院陪孩子们玩。杨露说,她要感谢那些被她照顾的孤残儿童,“是对孩子们的爱心付出让我有了新的生活态度”。
去年7月,徐州几个年轻人发起成立“徐州义工联盟”,现在已有近百名成员,徐州的“义工”开始进入组织化阶段。“徐州义工联盟”的组织非常简单:开一个QQ群,凡入群的自动成为组织成员,彼此不认识也不刻意见面,有“义工”服务活动就发个公告,公布活动时间地点,谁想参加谁就去。一年来,这个自发性组织开展了很多服务,很多成员成了好朋友,他们表示做义工是提升自我的自觉行为。
但“义工们”也有很多困惑。“徐州义工联盟”的组织者之一孔女士告诉记者,与外地的“义工”组织相比,徐州“义工”还处在萌芽阶段,具体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服务范围不广,目前大多数“义工”服务还停留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捐款、生活照顾上,远没有达到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多样化服务层次;二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很多年轻人想做“义工”,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做,这需要有人来专门组织。“很多城市成立义工联合会或义工俱乐部,设置组织、外联等健全的工作部门,只有这样义工才能有事做,人员才能发展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