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龄残疾儿仍有一成多未能入学
本报讯(记者张顺美 通讯员肖培坚 利雪标)昨日是全国第19个“全国助残日”,广东省及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了“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公益活动。省委常委、秘书长徐少华代表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出席活动,广州市副市长陈国等陪同。据了解,目前广东特殊教育发展仍不足,适龄残疾儿一成以上未能入学,农村未入学残疾儿更达四成。发展特殊教育成为今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学校:资源有限择优接收残疾儿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有特殊教育学校69所,附设特殊教育班有180个,在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38940名;国家级随班就读实验区4个,特殊教育示范中心7个。近年来,广东开办特殊中等教育学校11所,中等教育在校大学生有1289人;职业教育机构211所,9万名残疾人得到职业培训,残疾人大学生有1500多人。
但特殊教育发展仍有不足,据统计,适龄残疾儿一成以上未能入学,农村未入学残疾儿达四成。全省适龄盲聋弱智儿童共11.3万,而专为此3类残疾儿开办的特殊学校在校学生近7000多名,还有大量盲聋弱智儿童因没有足够学位而求学无门。已入学的残疾儿,也因学校师资、家庭环境等资源欠缺,限制了其潜能的发挥。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全省有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中,接受过一定特殊教育知识培训的教师只占随班就读教师总数的13.36%。
广州市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樊越波则说,中心今年招一年级生24人,报名的就有200多人,因为资源有限,只能优先考虑广州市户口、有基本自理能力、能独立乘坐校巴等综合因素,其他未能入学的孩子建议他们根据个人情况到其他学校就读。
又讯 (记者杨明 通讯员吴楚斌、冯婧婧)昨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助残日”,广州近万名志愿者出现在广场、社区、公园、残疾人家,开展助残服务。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志愿者则分成50多个小分队,提供带残疾人士出游,上门修理家电、打扫卫生等20多项服务。
目前,全市大约有50万残疾人,其中重残人士20多万人。很多残疾人需要借助辅助器具或者他人的协助才能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