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爱给特殊的孩子
![]() |
记者走进海口培智学校,感受这些特殊孩子的生活
本报讯海口培智学校,海口市唯一的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该校2000年成立,以接收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为主。7年时间,海口市已有近百名智障儿童在这里接受教育。近日,海口市培智学校成为我省唯一一所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称号的学校。5月14日,在第十九个“全国助残日”前夕,记者来到这里,近距离地感受在这个学校成长的这群特殊孩子的生活。
记者 刘江浩 解莹 文/图
“尊重”和“爱”
是学校的主题
在海口培智学校,最醒目的地方都写着“尊重”和“爱”。学校的网站上,背景音乐是《真的爱你》、《感恩的心》等。
顺着楼梯拾级而上,记者看到两边的墙上挂满了拙嫩的图画,分不清具体画的什么,但颜色鲜艳、灿烂。如果没人提示,我们很难猜到,这些画都出自这些特殊孩子之手。
老师的办公室就在学生的午休宿舍旁,为的是老师一打开门就能看到孩子们午休的情况。在校长赖亦萍的办公室里,杯子和墙上,都写着“爱”。
10分钟的节目
排练了3个月
在校长电脑里,一段视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向快乐出发》这个节目是孩子们的杰作,在第五届全国同类学校文艺汇演中获得三等奖。
“没事的时候,我总喜欢看看。”赖亦萍说,每次看感受都不一样。“为准备这个节目,孩子们从7月到9月排练了整整三个月”。她回忆说,排练的时候正是海南最热的季节,一个10分钟的节目,要排练上千遍,而且每一次都是老师先示范一次,孩子们才能照着练出来。
体质跟不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孩子们每练习一遍,都要休息一会儿。赖校长介绍,每半天他们要花3小时排练节目,而实际上,除去休息、喝水、吃东西的时间,真正的训练时间只有1小时左右。
不过,孩子们喜欢跳舞的乐趣,校长告诉记者,因为跳舞的时候要给孩子们穿好看的衣服,听着音乐,他们比平时笑得更灿烂。
“发言”的意思
竟然是“发炎”
5月14日,6年级学生的课堂上。这天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是复习昨天已经学过的“言”字,老师要求同学们组词。小瑞举手,组了个词语“发言”,老师觉得还不错。可没想,在问小瑞什么是“发言”时,他却指指胳膊说道:“就是这里破了,发炎。”原来小瑞说的是“发炎”。
另外一个小伙伴举手,组出了一个让老师觉得有点难度的词语——言谈。老师说,这个词语有一定的书面性,孩子能想到,出乎她的意料;但是,接下来,这个小伙伴给出的解释更出乎老师的意料,他说“言谈”的意思是“有点咸”。
老师告诉记者,这里的孩子不是故意调皮捣蛋,他们大多都是无意识地犯错误,作为老师,他们必须慢慢引导。
记者在班上听课时看到,一个简单的扣扣子的动作,学生们反复练习了十多遍还是扣不上。“这是最基本的生活训练,有些学生整整练习了1个月才会,更别说是识字、数数,这些就更难学了,需要耐心慢慢教。”
认识汽车标识 不善与人沟通
小南(化名)是一个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老师他安静地让坐在椅子上,可小南很不安分。不停地摸椅子的边缘,不到1分钟,他已经把椅子向右边挪了几厘米,他的眼光总是很游离的样子,眼睛对着人,目光却是散开的。
老师说, 小南喜欢汽车标识,一般的汽车标识他都认识。而且小南的机械记忆力也不错,一串数字让他看过之后,他都能记下来。
当别人问他年龄的时候,他却要停顿好半会儿才回答到,“8岁”。老师介绍,小南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刚进校的时候说什么都是点头,现在好很多,能简单地和老师交流,兴致好的时候还能跟你说上几句。“小南说话的时候不一定带意识,听见别人表扬他‘不错’,他也会重复着说‘不错’。但要是一句话过长,他会反应不过来。只有老师在去掉形容词之后,句子在10个字以内的,小南才明白。”
脑瘫女孩成了“小公主”
小雨是2005年进入培智学校的,她患有脑瘫,负责小雨她们生活的阿姨告诉记者,刚进学校吃饭时,饭菜放在小雨面前,她还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此外,小雨走路不大协调,上厕所不知道要脱裤子,生活自理能力几乎为零。
其他的孩子看到老师帮助小雨,也慢慢开始关注这个最为特别的小伙伴。小雨进校门的时候,有人帮她接住书包,然后牵着小雨的手,走进教室。接着,同学帮小雨拉板凳,把书包放进桌子里面。孩子们中午都是在学校休息,小雨回到宿舍坐在床边,就会有小伙伴给她脱鞋子、脱衣服,有时候,几个孩子抢着帮助她。同样的,起床的时候,还是有同学围着给小雨穿鞋、扣扣子。大家开玩笑说小雨成了“小公主”。“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现在小雨比以前好了很多。”这位阿姨看到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学会关心别人,觉得很欣慰。
一些孩子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赖校长告诉记者,许多学生刚进校的时候不会吃饭、不会大小便,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一些进校晚的孩子们,经常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光着屁股到处跑,也没有男女有别的意识。很多孩子原来也尝试过去普通小学就读,终因各种原因不得不选择离开,到这里来了以后,大部分已经学会生活自理了。
“让他们明白男女有别,让他们逐步学会自理,懂得爱和尊严,这是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责任。”赖校长告诉记者,一些智障程度较轻的孩子,通过培训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可以从事保洁、洗车等简单工作,还有一些比较出众的孩子最后成了面包师、厨师等。
花絮故事
“明星兄弟”金牌拿到手软
福南姿和福古月是培智学校的“明星兄弟”,赖校长亲切地把兄弟俩称作大儿子和小儿子,“我希望他们毕业以后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有份工作,有个家庭”。
从外表看上去,福南姿与普通孩子无异,看上去甚至更健康。穿着运动衣,运动鞋,肌肉结实,打扫卫生要比其他的孩子麻利得多。不过,他仍然存在智力问题,智商在70以下。15年前,因为先天性脑瘫,南姿被父母遗弃。福古月也是被遗弃的孩子,被医院送到海口市社会福利院,然后来这里读书,福利院给他们取了现在的名字。
前不久,南姿在第9届世界冬季特奥会上赢得1块金牌1块铜牌,从美国载誉归来。在交谈中,记者发现,南姿有着非常好的心态——把比赛看做了游戏,南姿说,他喜欢运动,喜欢在赛场上奔跑的快乐。
赖亦萍说,自从南姿得了很多奖项后,整个人的精神风貌完全变了,变得自信、开朗很多。现在,老师们也注重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演讲、发言主持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南姿和古月参加各种比赛拿了不下10块金牌,奖牌更多,他们成了学校的“明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