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该上啥学校
残联:将考虑采取民办公助形式让自闭症儿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
大部分人对自闭症并不陌生,而自闭症儿都是以自我中心的我行我素者。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目前有自闭儿200人左右。自闭儿由于存在心智解读和社交障碍,有着让人难以理解的逆反行为,很难融入社会。孩子该上什么学校,难煞了众家长。记者从市残联获悉,我市年内或实行自闭儿康复民办公助的形式,让自闭儿在正规民办机构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
■家长:孩子该上什么学校?
“我认识的20多个自闭儿,都是有专门人员照看的,不是父母,就是特地请的护工。”思思妈妈说,她就是专职母亲。
对于不少自闭儿家长来说,专人看管等都是能够或者已经创造条件解决的问题。一直困扰他们,令他们最为头疼的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目前我市自闭症孩子受教育有三种形式:上特殊教育学校、进民办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和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记者了解到,像思思一样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自闭儿为数较少,14位自闭儿在特殊学校就读,另有20多位2岁到8岁的自闭儿在某民办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其他孩子大部分都在家里,没有接受任何教育。另外,还有近10位自闭儿的父母合请3位老师特教自己的孩子,家长陪同。
“目前自闭症特殊教育的专业老师比较少,大部分都在探索和试验阶段。”一位走访了特校、多家民办康复训练机构的自闭儿家长感慨,“我们都不期盼自己的孩子学多少东西,只期盼哪天离开我们,他们也能生活。”
■残联:民办公助将减轻家长负担
针对自闭症患者这个特殊群体,2006年开始,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办了自闭症实验班,目前班上已有几位同学通过训练回到轻度智障班级就读,“但训练还是要坚持下去。”
另外,由于师资、设备等相关问题,两个班级难以满足我市自闭儿的要求。而民办康复机构有的要3000元左右一个月的康复训练费。“这类机构林立,让家长不知如何选择。”思思妈妈说,她也打听过此类民办机构,但由于费用太高而却步。如今,她边学边教,将理论运用到孩子的日常康复中。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市年内或采取自闭儿康复民办公助的形式,减轻自闭儿家庭负担,让自闭儿在正规民办机购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目前具体措施还未出台。
个案
上学后,IQ 由50到72
思思今年11岁,是西区某公办小学五年级学生。外表看来,他跟班上其他同学无异,其妈妈却每天陪读。细细一看,思思眼神游离,即使最亲的妈妈在身边,他也无法与她眼神交流。
7岁时,思思入学时曾因为自闭症被小学拒之门外。思思妈妈与学校多番沟通,才得以让思思进入小学就读,唯一的条件是,妈妈做陪读,看管思思。
如今,思思每天上午上学,下午在家跟妈妈玩游戏。"我对他的期盼,不是成绩,而是自理、自立。"思思的IQ 由5年前入学时的50增长到如今的72,思思妈妈特别开心,"努力中看到成效。"
而思思偶尔与身边人短暂的眼神交流,都能让妈妈高兴好一阵子。思思妈妈认为,那是她坚持让思思进入普通学校,融入社会,与别人交流的结果。思思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妈妈是主导。"我会先跟他身边一些品学兼优的同学交上朋友,再让他们跟思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