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沈阳“蜗牛妈妈”和七十三只“蜗牛”孩子

作者: 更新时间:2009-06-09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我唬,我责备,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我扯,我甚至想踢,蜗牛受了伤,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这是节选自一位母亲写给自己孤独症孩子的诗《上帝让我牵着蜗牛去散步》,它感染着每个牵着“蜗牛”的母亲,“蜗牛”已经成了孤独症孩子的代名词。

  在辽宁省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特教老师林婕就是牵着“蜗牛”的人。她每天的工作是和73只“蜗牛”在一起,跟他们说话,玩耍,走进他们封闭的世界。

  她和七十三只“蜗牛”

  5月23日的康复训练中心里,教室内聚集了几十个孩子,可是并没有嘈杂的说笑声,有的只是林婕重复的鼓励:“乖!好棒!”

  孤独症的孩子语言能力都很差,只会重复简单的词汇,总是回避对方的目光。每做一件事,林婕都会反复喊名字,扳着他们的头,直视眼睛,直到应答。

  “蜗牛”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耐烦了就会大叫,咬人。家长有时受不了会扔下孩子躲在角落哭泣,林婕就用亲吻和拥抱让孩子们安静下来。4岁的小旭没有妈妈,林婕问:“谁是妈妈的儿子?”小旭都会用手使劲地拍着自己的胸脯。

  同样是母亲的林婕每次都能让哭泣、失落的母亲们平静下来。

  她和一只“大笨牛”

  下了班的林婕要去启智实验学校接自己的孩子群群。她笑着说自己属牛的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是“大笨牛”。当被问及:是不是因为自己有个残疾孩子,才去当特教老师?她用近乎幽默的方式回答:“上帝觉得我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尽心,所以才会给我一个这样的孩子,让我更了解自己的工作。”

  因为姐姐是聋哑人,林婕报考了幼儿师范,毕业后成为一名聋儿的特教老师。

  工作两年后,结婚生子。孩子出生3个月后却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唐氏综合征。她整整一夜没睡。痛哭过后,林婕把曾经开导别人的话都对自己说了一遍。

  群群4岁才会说话,到现在智商也只有35,不及正常人的二分之一。也许是胎教音乐起了作用,他乐感好,10岁就开始学架子鼓。邻居们开始都嫌弃说他敲出的是噪音,慢慢地也开始鼓励群群。

  她是老师也是妈妈

  记者:还会要第二个孩子吗?

  林婕:不会。群群慢慢地可以生活自理了。孤独症的孩子很多都叫我妈妈,(他们)不都是我的孩子嘛!

  记者:是所有学生的妈妈,是老师也是妈妈?

  林婕:我的身份特殊啊!在学校,我是老师也是学生的妈妈;在家里,我是群群的妈妈,也是终身老师。

  记者:那这些残疾孩子以后没了家长在身边怎么办?

  林婕:家长们都是终身的康复教育者,家长不在了,还有社会。今天你看见的那些接受培训的代职教师,以后通过考核都是特教的老师和志愿者,这个不断壮大的群体将来会给这些残疾人带来更多的关爱。

  孤独症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50,因为孕期无法筛查,且病因不明,这种终身性疾病成了世界研究的难题。多数孩子是因2岁以上还不会说话才去就医确诊的。早期发现、康复和训练尤其重要。

  孤独症和唐氏综合征的康复治疗都在不断发展,不久的将来,愿母亲们都可以笑着牵自己的孩子散步。

  本报记者 张墨寒 文/图

  孤独症孩子要做多项训练,“琦琦”(化名)和妈妈穿过走廊去上美术课时,其他孩子正做感觉统合训练的滚筒项目

  林婕带着群群做感觉统合训练,群群在妈妈的肩上也可以“翱翔”

  小旭找对了眼睛的位置,并清晰地说出了“眼睛”,林婕竖起拇指鼓励他

  孤独症孩子在画画等一些不需要语言的事情上做得很好,有大约10%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超长的

加入收藏
Tag: 孩子
上一篇:爱呵护自闭儿 志工关怀长相伴
下一篇:婆婆带孙女话少社交少 3岁孩子只会说爸爸妈妈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5岁6岁大不同 "早教观念"低龄入学问题多
  • 线下生交流有障碍 心理咨询父母代
  • 佛山市首开先河 在内地首次开展自闭症儿童普查
  • 孤独症患儿为何不敢直视他人 科学家找到元凶
  • 孩子眼里父母之爱比什么都重要
  • 孤独症等儿童心理障碍影响成年期精神健康
  • 孤独感与文化创造
  • 哈市首家婴幼儿自闭症康复教育中心成立
  • 让儿童孤独症患儿的童年不再孤独
  • 家长苦恼:“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