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教孩子与我们在蓝天下一同成长
新华网渥太华11月8日电 通讯:让特教孩子与我们在蓝天下一同成长
新华社记者杨士龙 报道员黄晓云
加拿大多伦多的中学生斯科特从小患有自闭症,当他需要帮助时,从来不会向父母或亲友开口,只有一个解决方法:不停地奔跑。当斯科特一次次在商场和马路上闷头跑开后,他的父母只能焦急而无助地四处寻找他的踪迹。
然而在2006年,13岁的斯科特参加了6个月的“一体化”特殊教育后,这个“爱跑”的少年改掉了“凡事就跑”的习惯,并赢得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奖项“我能学生奖”。这个奖项是多伦多特殊教育机构专门为进步显著的特教儿童设立的。
尽管事情过去了3年多,但斯科特当时的老师、多伦多霍利克莱斯特中学教师卡拉瑟斯谈到斯科特获奖的那一刻,还是难掩喜悦。“当时很担心他面对这么多人会紧张。但他表现得很好,和每个人都握了手。”
像斯科特这样受益于“一体化”特殊教育的儿童在加拿大还有很多。“一体化”特殊教育是指把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和同龄的普通学生放在同一个校园里,其核心是让特教学生和普通学生同处于一样的学习环境,有些科目实行特教生与普通生同堂上课等方式,使特教生尽可能地接近或达到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
已有10年特教经验的老师卡拉瑟斯为帮助斯科特学会“询问”,学会“告诉”,把洗手间、图书馆、健身房等图片发给斯科特及其他同学。每次大家去这些地方的时候,都要举一下相应的小牌子。斯科特慢慢养成了习惯,每次去洗手间的时候,他都会跟老师说一声。
“儿童很容易模仿,尤其是向自己的同龄人学习,特教生也不例外。如果特教生经常和普通班的学生一起做体操、画画,学唱歌,长此以往,耳濡目染,他们的一些行为也会像普通学生一样,”卡拉瑟斯说。
霍利克莱斯特中学有20名患有发育障碍、自闭症和轻度智障的特教学生。这所中学的特教培养目标是“社交与生存技巧”,就是让特教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接受生活基本技巧训练,以便最终使他们能不依附于别人,成为自食其力、独立生活的公民。
根据特教儿童的特点,卡拉瑟斯开创了不少非传统教育方式,例如烹饪课。教室的一边是设施一应俱全的厨房,另一边是一张大的圆桌。在每周两次的烹饪课上,特教学生和普通学生围坐在一起,所有学生都会有力所能及的事干,他们一起学着阅读菜谱,列食品采购单,看温度计以及称重等。卡拉瑟斯说:“这样的话,我可以把语言、数学、科学和社会等各项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教给学生。”
特教老师还经常带着学生们到超市购物。学生们不但要自己挑食品,付账,有问题时还要自己向超市人员请教。每个季度,他们还带学生去饭店吃饭,到咖啡馆喝咖啡。学生们要自己看菜单点菜,并学习正确的餐桌礼仪。有时候,他们还学着通过电话或者互联网点比萨饼。
令人欣慰的是,当学生们去超市、餐馆或咖啡厅时,服务员都以礼相待并非常有耐心。卡拉瑟斯说,来自社会的关怀对特教学生的进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孩子们不可能永远都在学校和家庭的庇护下,长大了总是要面对社会、面对他人。
“有时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声亲切的‘你好’都足以帮助我的学生进步,”卡拉瑟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