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大连一百个孤残儿童有了爸爸妈妈

作者: 更新时间:2004-10-2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人民网大连视窗10月20日电  记者王科、张墨达报道:从辽宁瓦房店市出发向东北方向大山深处走去,约30公里的路程,就见青山绿水之间,掩着一条不宽的小路,路口不远处有一个牌子:龙潭宫。小路循着龙潭溪水而成,弯弯曲曲,把人们引进了如同世外桃园的得利寺镇龙潭村。这里是一片宁静,家家有院有墙,多数无大门,有门的也大敞四开着;整齐的民居虽不豪华,但也显得村民们住的水平不低,突出的特征是门窗是铝合金或塑钢制成,并未像城里人那样上什么防盗门、防盗窗,让人有一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感觉,足见这里的民风是多么纯朴。

  靠这种纯朴,靠这里远离城市喧啸和山青水秀,龙潭村在全大连市几千个村落中被大连市民政局、大连市社会福利院相中,成了东北第一个孤残儿童寄养基地。经过龙潭村委会领导三进大连的积极申请,经过大连福利院的多次考察,2004年5月28日,第一批20个孩子被送到了龙潭村的村民家;9月26日,第二批48个孩子也送到了这里。(其余32名在大连市城区范围内家庭寄养)从此,这些遭父母遗弃的孩子结束了福利院的集体生活,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了一对一的家庭式生活。

  寄养在龙潭村的68个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出生才仅仅2个月。发育正常的仅有29个,轻残的24个,重残的15个。这些特殊的群体组成了特殊的家。据专家们研究认为,孤残儿童实行家庭寄养,有利于孩子心理上的健康和身体上的健康成长,可以为孩子们长大以后较好地融入社会和自食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选择寄养的家庭是有条件的:必须是生育、养育过孩子,夫妇双全,爱心备至的家庭。这些孩子一旦进入新的家庭,在福利院、家庭、孩子自愿的情况下,要把孩子寄养到18岁。为此,大连市政府从财政拨款,根据孩子的健康状况给予必要的生活、教育、医疗补贴。

  转眼间这些孩子已经在有“爸爸妈妈”的家中生活了100多天或半个多月。曾经与这些孩子朝夕相伴过的大连福利院的院长和阿姨们,与这些孩子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牵挂着他们每一个人。10月14日,福利院同志们的到来,打破了龙潭村往日的宁静,车辆刚一进村,孩子们有的蹒跚着跑到车前,怯生生地对车上下来的人叫着“阿姨、叔叔、院长”;有的躲在妈妈的身后用近似陌生的眼光打量着来人;更有一个头颅大得与身体不相衬的小男孩,一手勾着妈妈裤腰带,一手向前摸索着走到福利院邱滢阿姨跟前,踮起脚,用手摸着邱滢的脸,亲切地叫着“阿姨好”,人们无不为这种场面所感动。

  同行的阿姨孙丽颖,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孩子来之前,由于终日在室内生活,见了阳光眼睛都睁不开。脸色也是苍白的。看看现在,孩子们室外活动多了,见光也自然了,脸色也红润了。还是家庭式寄养有利于孩子成长。”

  福利院的同志们来探亲,深得村民们的欢迎。同志们来到寄养基地负责人刘洪清家。刘洪清家寄养的孩子国俊是脑瘫,从出生长到7岁一直不会吃饭。每天靠用大奶瓶子泡饼干维持生活,咀嚼的功能都没有了。进刘洪清家时,正赶上国俊用小勺往嘴里添蛋炒饭。刘洪清欣喜地告诉大家:“这孩子虽然还不会嚼,能吞饭了就可以增加营养,就有希望。”孩子的姥姥含着眼泪告诉大家:“这孩子不容易呀。来家以后见了饭就害怕,拒绝吃饭,我们真怕给饿着,使孩子长不大,现在好了。”

  国淼7岁,双目失明,有自闭症,还有虐待倾向,刚到寄养家时,养母孙月芬的脸被她抓伤多次。晚上不睡觉,尖叫,搅得四邻不安。孙月芬不气不恼,用母亲的爱和耐心,教孩子穿衣、穿鞋、吃饭,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纠正孩子的小缺点,让国淼成了听话的孩子。

  农民姜家勇家寄养的孩子国武柱9岁,因弱智不能上学,寄养到姜家以后,姜家勇买了各种图片让孩子认识。现在,国武柱已经能从卡片上识出近百种动物、植物、蔬菜等,还学会了一部分汉语拼音。

  走进村民张青家,张青的成就感溢于言表。她收养的党丽芳是高危早产儿,已经会走路了;因脑瘫手脚不听使唤的国胖,在炕上躺着,听妈妈张青叫他起来给大家走两步,便翻身爬了起来,在炕上走了起来,虽然步履蹒跚,但那种要表现的欲望还是很强烈的。当张青妈妈要他走三圈时,国胖伸出两个手指说:“两圈。”表示他已走了两圈。大家都夸国胖进步了。国胖又按妈妈的要求,坐在炕上从小筐里捡黄豆和苞米粒,从一个小筐里到另一个小筐,乘大人不注意,就抓上一把倒过去,透着孩子的顽皮。张青说:“这种捡拾活动是按康复专家的指导进行的一种训练,所以孩子才有今天的进步。”

  最感人的场面不经意出现了。玩得正开心的国胖,听到阿姨说:“我们走了,过几天再来看你”时,国胖立马眼泪流了出来,嚎淘大哭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孩子的懂事而落泪。虽然国胖有脑瘫残疾儿童,他也有正常人的感情,知道是这些人给了他那么多的爱,他舍不得这些亲人走!是呀,人间自有真情在,但愿这些孤残儿童的感情不再残疾!

  短暂的探望一上午结束了。福利院的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孤残儿童有了爸爸妈妈,有了家庭的亲情,才有希望。”
加入收藏
Tag: 儿童
上一篇:最有用的另类数学教具
下一篇:残障儿童首次走进普通学校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假期儿童心理门诊爆满
  • 无锡市将开展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
  • 学雷锋日41周年 街巷处处“小红帽”
  • 自闭症(Autism)的成因探索及HBH自闭症(Autism)个性疗法康复程度量表
  • 南京“孤独女”有个美国阿姨
  • 看手指长短可知生育能力
  • 兴趣狭窄刻板怪异 全国约50万小儿患自闭症
  • [走近“星星的孩子”]走出孤独(图)
  • 日本小公主疑患自閉症
  • 到哪里寻找“心灵钥匙”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