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帮嚼着山楂卷的自闭男孩?
“宝贝儿,来,妈妈抱。”听到这样的召唤,小孩子们往往会扑上去,搂着母亲的脖子亲个没完。可7年来,长春市的丛女士从来没有从儿子晓晓(化名)身上得到如此待遇——晓晓是个患有自闭症的男孩。
男孩4岁查出患有自闭症
“小时候孩子没啥毛病,就是说话晚。”晓晓的母亲丛女士说,儿子两岁时还不会做爬、蹦等动作,更不会说话。当时家人都认为孩子小,长大些自然就会了。等到晓晓3岁时,能勉强说出“妈妈”等简单的词语。
晓晓4岁时,家人将他送到幼儿园,“老师说晓晓和其他孩子不一样,老师的话他根本听不懂,让我们带他检查检查。”大家都以为孩子听力有问题,到医院一检查,晓晓得的是自闭症。
生活窘迫,孩子被迫停止训练
“医生说他有自闭症,开始我们不相信。”丛女士和丈夫李先生立即带晓晓到长春其他大医院检查,随后又去了北京知名医院,最后的诊断结果都是一样的。
为了帮助孩子尽早恢复,夫妻俩将晓晓送入长春市特殊儿童训练中心。仅仅半年多,晓晓就学会了爬,说话也比以前清楚很多。“照这个进度,孩子再练下去,可能很快就会恢复。”孩子可喜的变化,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也就是这个关键时刻,晓晓被带回了家。
“每个月1500元的费用,我们真是拿不出啊。”丛女士说,自己以前打零工,自从儿子确诊后,她就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和患病的公婆。丈夫是下岗工人,一家五口人,靠老人退休金和丈夫打工度日。
情绪不稳,不爱与人亲近
到晓晓快5岁时,被家人送到托儿所,没多久丛女士又接到老师的“投诉”。“说孩子一激动就大喊,老师批评他,他就打人。”
2009年10月份,丛女士再次将晓晓领回了家。“我买来各种书,打算教他认字、画画,可一看到书本他就躲,甚至都不让我们抱一下。”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晓晓家。见到陌生人,他立刻躲进卧室。“他很少出来走动,每天在那个小窗台上嚼山楂卷,再加上几个毛绒玩具,就是他的乐园了。”记者看到,此时晓晓正坐在窗台边,嘴里嚼着山楂卷,摆弄着玩具。
家里急寻治病“药方”
“他已经7周岁了,现在连大小便都不知道,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有时还跟家长动手。”丛女士说,“我们真是没招儿了,孩子晚上一哭就啥时候,邻居们知道我们的情况,都忍着不来找。”
李大爷和老伴儿都有脑血栓,常因晓晓哭闹失眠,“孩子都这么大了,再不接受治疗,恢复的机会就更小了。”
特殊训练学校的费用,丛女士一家无法承担,目前他们急需能治疗晓晓病的其他有效方法。如果你想帮助这个孩子,让这个五口之家重获希望,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431-9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