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将阿斯伯格综合症纳入孤独症谱系
不少历史上的名人都被认为具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一些特征,譬如爱因斯坦(上图)和牛顿。这使许多患者引以为荣。
2月10日,2010
美国精神病学会所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阿斯伯格综合症仅为孤独症的形式之一,不应区别诊断。
尽管许多研究人员已经认同阿斯伯格综合症实为一种高功能孤独症,但官方的精神障碍诊断指南(俗称诊断与统计手册,或DSM,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和政府相关机构的指导手册)中并未将其列入孤独症一栏。但在周三(2010年2月10日)发布的第五版草案中已将其正式纳入孤独症的范畴,此举在阿症患者中招致广泛非议,一些人声称他们不愿被贴上孤独症的标签。
重新定义一种精神障碍
DSM-5草案中删除了对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诊断分类,代之以患者的特征,例如社交困难和社交受限,重复的行为等,在大分类上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孤独症的诊断分类更加清晰和科学。”密歇根大学孤独症与交流障碍研究中心主管Catherine Lord如是说,她隶属的小组致力于整合孤独症的相关类别疾病,包括阿斯伯格综合症。
“ 这种变化将为部分阿症患者带来不少困难,”Michael John Carley(全球及区域性阿斯伯格症候群合资公司执行董事,Asperger's From the Inside Out 一书的作者)忧心忡忡地说道,“就我本人而言,在承认自己其实是孤独症患者之前,貌似也得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几年他被确诊患有阿症,“巨擎如爱因斯坦和牛顿也具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一些主要特征,这使许多患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Carley继续说道,“而在新的评判体系中,一些人却只能成为谱系症状中的某类极端代表,而在另一个极端,''患者是穿成人尿布或戴头枕装置的那类人,这让我们难以接受。”
然而Carley说他赞成将阿斯伯格综合症归入孤独症谱系的做法。
一开始就模糊不清的界限
“ 自从1994年DSM-V中添加了阿症条目以来,医疗工作者为清晰划分阿斯伯格症与孤独症付出了艰苦的努力。”Carley说,“而他们每每划出的界限都被实践所否定。”
现今,判断重点着眼于患者的语言能力。但专家认为这样作出的判断十分主观,并且可能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生变化。“由于可靠性不高,这种分类方法在临床医生中并不流行,”Lord 说。
一个简要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分类法能把医生们从繁琐的诊断中解放出来,而非在患者的交流,社交或讯息处理障碍中纠结一番后再做出判断,他补充道。
标准的改变意味良多,Roy Richard Grinker说,他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一名人类学者。研究过多种文化中下的孤独症。他也是Unstrange Minds一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内容基于他那患有孤独症的女儿。。“作为孤独症孩子的父亲,我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孩子符合官方给出的判断标准,”他说,“如今我的孩子似乎符合其中的三或四个。”
他的女儿四岁时符合典型孤独症的鉴定标准,如今上高中的她很可能被当作阿症患者,或者只是被当作个怪孩子,他说。排除阿斯伯格症诊断并不意味着这类人就无权享受应得的服务,几乎阿症患者都符合孤独症障碍标准,他希望这种改变能让阿症患儿的父母们更顺利地获得帮助。
如今,包括加州在内的提携州为孤独症患儿提供服务,却忽视了阿症患儿,Grinker说“因此取消阿斯伯格综合症实际上为患儿们的父母消除了错误的障碍,使他们能为子女争取到福利。”
作者:JON HAMILTON 翻译:pav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