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均衡的营养
新华报业网讯 近日,南师附中莫愁新父母学校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来到淮安,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20多年、《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孙占奇教授,向3000多名家长传播最新的家庭教育观念,呼吁家长们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孙占奇认为,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是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盲区,作为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应该是健康美好的心灵。而孩子们的心灵成长,和身体的成长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为此,孙教授结合案例分析提了三点建议,给父母们颇多启迪。
不要吝惜你的表扬。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到日本访问,其中一位是研究超常儿童问题专家。他在一所小学中经过简单的测试,选出了几名“神童”。当这几个孩子知道自己是“神童”后,都兴高采烈地告诉了家长和同学。几个月后,美国专家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了解“神童”的情况。老师们反映这些孩子各方面都十分优秀,没想到专家说:“其实我是请你们帮助我完成一个心理研究,所谓的‘神童’不过是我随意选出来的。”学校的老师当时呆住了,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孩子表现确实超常。专家解释道,这是因为他们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肯定,而使其自信心增强,从而提高了在行为方面的表现能力和实际成绩。可见,给予肯定的表扬会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上产生多么巨大的作用。
在细微方面给予孩子行为自由。美国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获得了50美元的零用钱,母亲要求他在使用上听从家长的安排,父亲却让他自己安排。孩子听从了父亲的意见,将钱借给了隔壁的朋友。一个月后,他从中获利3美元。正是因为这件事,男孩长大后成为了美国一家跨国贸易集团的总裁。从小给孩子经营生活的自由,锻炼他的自控能力,让他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外面的世界,会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
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宽容他的行为。一次北京举办电脑技能比赛,小明(化名)获得了冠军。赛后采访中了解到,小明和小军(化名)的父辈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也是在同一天买的电脑。在熟悉电脑的操作之后,小明对电脑内部构造产生了兴趣,就拆开了电脑,同时打电话给小军要他也在家拆。当两位父亲回家看到后,采取的处理方式却不同:小明的父亲马上和孩子一起动手拆电脑,并将电脑元件的英语名称和功能详细告诉了孩子,小明从中获益匪浅;而小军的父亲则痛打了他一顿,说他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一年后,小明获得了冠军。由此可见,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是相伴而生的,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宽容他的错误行为,会在他的学习和生活上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