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小伙张瑞 晋城义工活动发起人
虽然以前曾听别人说过晋城有个民间组织,叫义工联合会,经常利用节假日去光荣院陪老人聊天、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衣物……可第一次见到晋城义工联合会会长张瑞时,记者还是不由大吃了一惊。青春的朝气和笑容,时尚的穿着和潮语,宛如一个邻家大男孩,根本不像一个组织策划了那么多义工活动的领导。一问,23岁,再一问,山西省最年轻的义工联合会会长,甚至可以称得上全国年龄最小的义工联合会会长。
2007起,张瑞组织策划了晋城义工第一个活动;2008年,他成立了晋城义工联合会。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张瑞带领晋城近500名义工活跃在社区、福利院、养老院、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一个80后大男孩,是什么让他如此热衷于做义工,又是什么让他如此执著?张瑞的回答很简单:“因为爱,因为责任,因为快乐!”

为张瑞在晓庄养老院做义工时,给老人们送饭。

2008年冬,张瑞和其他几名义工来到一户贫困家庭了解情况。
他是晋城第一义工
2007年8月的一天,张瑞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准备去朋友刚建的QQ群看一看。这时,一个特殊的QQ群引起了他的注意,群的名称叫“晋城为什么没有义工”。义工这个词,张瑞以前在外地读中专的时候偶尔听说过,就是一些热心人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好事,做善事。难道晋城有人想组织大家做义工?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点击加入了这个群。因为是刚建的群,群里的人很少,张瑞挂了一会,见没什么动静便下线了。
从那以后,张瑞每次上网都会习惯性地到这个特殊的群里去看看,有好几次他想和群主聊聊,可群主总是不在线。建了群却不露面,也不管理,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尤其是越来越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加入,让张瑞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一次,他在群里发了条消息:有人愿意参加活动吗?消息刚一发出,就得到了十几个网友的响应,一个叫桑小南的更是十分热心。因为临近重阳节,张瑞和桑小南一商议,很快有了活动方案:去城区光荣院看望那里的老人。
2007年10月2日一大早,张瑞早早地来到了人民广场,将写有“晋城义工联合会”的旗子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等待其他义工的到来。一个、两个、三个……很快,报名参加活动的近20名义工全部到了。看着这些素未谋面的网友们,张瑞的心情特别激动。
“搞活动,琐碎的事很多。去城区光荣院和那里的负责人商量活动事宜,自己掏钱制作旗子,去给老人们买礼物,苦、累我都不怕,可我最担心的就是活动当天人到不齐。没想到,大家如约而至。望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我特别激动。”人齐了,大伙一起坐上公交车来到了城区光荣院。因为事先了解到当天光荣院里有位老人要过生日,大伙还集资给老人买了生日蛋糕,给他过了个生日。点点烛光,深情的生日歌,老人激动的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让张瑞内心深处忽然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感动。没想到,自己一点小小的爱心,竟能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幸福。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张瑞很快又组织了第二次活动。10月21日,张瑞和50多名义工来到了泽州光荣院,这一次他们还带来了文艺节目,开展了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50多名义工中,不再单纯是大学生,有50多岁的中年人,还有小学生。
随着晋城义工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入群的人也越来越多,在大家的#p#分页标题#e#一致推举下,张瑞成了群主。从此,他的生活和“晋城义工”四个字密不可分。
全省最年轻的义工联合会会长
2008年上半年,张瑞将目光投向了市社会福利院,他想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做游戏,陪他们聊天、玩耍,考虑到这些有其他人在做,张瑞想到了利用双休日让义工为这里的孩子们上课。活动方案一出,立刻得到了群里很多大学生的响应。那段日子,每逢双休,市社会福利院内总会有20多名义工来到这里,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这些小老师教得特别认真,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每到双休,小老师们的到来也成了孩子们最盼望的事。后来,随着大学生义工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坚持了三个多月的活动才结束了。
2008年10月,张瑞听说市里有一家自闭症康复中心,是一个年轻女孩自己办的,他很为这个女孩的行为所感动,总想为她做点什么。后来,和大伙一商量,决定利用双休去康复中心陪孩子们训练,聊天。义工们的到来,让孩子们很是快乐。可一个多月下来,却遭到了一些家长的反对。因为每次去的义工并不固定,家乡们担心这些来路不明的人会带给孩子们危险。以前,张瑞和大伙出去搞活动,他们的身份也曾遭到过别人的质疑,如何让义工的行为正规化,而不是光写在一面旗子上,张瑞决定去注册。
到哪注册,需要什么手续,张瑞真是一点头绪也没有,来来回回跑了好几个单位他才搞清楚。文件好说,章程也好写,可成立社团需要3万元的资金从哪来。当时,张瑞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收入,让其他义工掏显然也不可能。没办法,他只好向自己的父母亲开口,3万元的资金这才得到了落实。后来,在一位热心领导的帮助下,张瑞和义工韩刚整整跑了半个多月,终于将手续办妥了。2008年底,晋城义工联合会成立了,这是继运城之后,我省成立的第二个义工联合会。
成立晋城义工联合会的时候,张瑞21岁。今年他23岁了,在他的带领下,晋城义工联合会已经走过了近4个年头,人员也由最初的十几个扩大到了现在的近500人,义工QQ群也由最初的1个扩大到了3个。
“2007年,义工在全国才刚刚起步。如今,咱们省11个市都成立了义工联合会,做得最好的是太原、长治和大同,咱们晋城属于中等吧。平时我也和会长们有一些联系。不过,人家都是三四十岁的人,我这个年龄真是小字辈了。所以,他们老拿我打趣。”一不留神,成了全省年龄最小的义工联合会会长,甚至是全国年龄最小的会长,张瑞快乐的笑容里难掩小小的自豪。
快乐就是付出的最好回报
今年11月26日至28日,晋煤集团某超市门前、凤翔小区、凤台小区、白云社区、凤鸣小区里,头戴“晋城义工”字样红色帽子的义工们在忙碌着,有的在登记居民们送来的旧衣物、书籍,有的在向行人做着宣传,这是晋城义工联合会捐衣捐书献爱心的一个大型活动。不到3天的时间,他们共收到衣物800多件,书籍2箱。12月4日和5日,张瑞和义工们带着这些“爱心衣物”来到了阳城县润城镇刘善村连蜜莲家,还有陵川县六泉乡小庄上村。
其实在两年前,张瑞和几名义工就曾来过小庄上村,看望过一个14岁的男孩,这个男孩父母双亡,是奶奶把他拉扯大的,煤油灯、缺衣少食,家里的艰难让张瑞很是心痛。往回返的路上,他们又听说邻村有个小姑娘父母双亡,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p#分页标题#e#里也是十分贫穷,于是临时决定去那里看一看。七找八找,他们才找到小姑娘家,从此,这两户人家成了张瑞的牵挂。12月5日,当张瑞和义工们拿着米面油和衣物兴冲冲地来到小男孩家时,空空的院子让他们傻了眼,一打听才知道,奶奶去世后,男孩辍学去外地打工了。从男孩家出来,张瑞第一个念头就是直奔小姑娘家。遗憾的是,大家找不到去小姑娘家的路,这让张瑞很是郁闷。
“本来我们给小男孩和他的奶奶带了一大包衣服,可奶奶却穿不上了,小男孩又不知去了哪里。如果有一天,小姑娘的爷爷奶奶也不在了,她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我真不敢想象。”说这话时,张瑞脸上现出了一股忧郁。
随着队伍的壮大和经验的丰富,这两年,晋城义工联合会服务的对象扩大了,有社区的孤寡老人,也有贫困家庭。虽然义工联合会没有经济来源,可每次搞活动大伙都不空手,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大家集资,有时候则是张瑞个人,也有别的义工掏腰包。花了多少钱,张瑞没算过。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谈恋爱,张瑞也无所谓。工作之余,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义工的工作中。有人曾经问他,这么拼命和辛苦图什么?他笑着说:“看到别人快乐,就是给我最大的回报!”
3年来,张瑞成熟了不少。但成熟的过程中,也有心痛、苦恼和困惑。采访中,张瑞告诉记者,他曾经哭过两次,不是因为别人的不理解,也不是因为没有办公场所和交通工具,而是因为活动开展的不尽如人意。
“如今,我对义工的理解不单是做好事,做善事。而是一份责任,必须得把它做好。爱心不分大小,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拿出时间来放在公益事业上,那将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结束采访时,张瑞告诉记者,明年他将会关注这座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去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图/记者 焦宇 文/记者 高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