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个可怜娃娃期待你送来新年礼物

160个可怜娃娃期待你送来新年礼物
温江区永宁镇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儿童康复科,有100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患有脑瘫、听力障碍、孤独症的孩子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这两天,医务人员正筹划着为孩子们过一个开心的元旦节。除了表演节目,他们最希望的是,能为每一位孩子送上一份新年小礼物……于是,他们选择向社会公众寻求帮助,希望有爱心的市民能伸出手,圆孩子们的新年心愿。
没有玩具 3岁娃把纸团当玩具
昨日下午3点,在康复中心运动大厅里,十多个脑瘫患儿正在这里做运动治疗,最大的6岁,最小的才1岁多。“哇哇哇……”一个被固定在直立垫子上的小男孩哭声不断,他叫小杰,从岳池过来才两天。因为患有脑瘫,快3岁了还不会走路,语言功能也有障碍。“绑起了不舒服”,婆婆在一旁揪心地看着他,没有玩具逗小杰,她只能拿餐巾纸捏成纸团给他耍,而说不出话的小杰只能以把纸团撕成纸渣渣来发泄身体的不适。
旁边,一个破旧的背篼塞了些衣物,婆婆说她就是用这个背篼把小杰背来的。“他父母呢?”婆婆说,小杰的病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孩子的父母只得双双外出打工。“这里娃娃的家长都不是妈老汉”,婆婆指着旁边的男孩钢钢说,“这个娃娃就是他姑妈在照顾。”
装纸箱里 电瓶车载他来成都
钢钢是乐至人,5岁多,同样因为脑瘫不能站不能走,是姑妈把他装在纸箱里用电瓶车驮到医院的。被固定在直立垫子上的钢钢一直垂着头,由于绷带的缠绕,钢钢双手只能半举着,脖子上围一条毛巾,接他流下来的口水,钢钢姑妈时不时帮他擦一下嘴。“要不是这个治疗,5年了钢钢都体会不到站立是什么感觉。”她边说边叹气。
“你几岁了?”“4岁半”离钢钢不远的治疗床上躺着的小女孩甜甜,“哪个问她都说4岁半,已经5岁多了”。甜甜的家人走过来,“长这么大就没站起来过,更不要说走路,这么漂亮的娃娃,造孽得很……”说着说着就要落泪。手腕、手臂、腿……由于这些部位甜甜无法自行运动,需要治疗师辅助做各种特定动作,帮助她恢复运动机能。甜甜家人说,就是这个病一家都陷入贫困,多亏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这些贫困残障孩子才能有机会到康复中心进行治疗。
160个孩子 期待你的新年礼物
儿童康复科护士长冉小蓉很喜欢这些孩子,今年9月,项目正式在康复中心开始实施,她就成天和他们在一起。“到这里来的不管是娃娃还是家长,社会生活比较封闭,自卑感比较重。”冉小蓉说,为此,项目专门要求每个月举办一次社会接触的活动,从家长培训会、集体生日会到“迎中秋,庆国庆”的互动表演,每一次的社会活动都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
眼看元旦临近,科室筹划着给孩子们过一个开心的元旦节,可患儿由当初的35个增加到现在的111个,本周内遂宁还有46位患儿来,加上其他的零散患儿,患儿人数将达到160人。“这会是一个热闹的新年。”为此,科室的工作人员迫切希望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能跟他们合作,让每一个患儿都能得到一份新年礼物。彩色积木、拼装玩具等都是孩子们心仪的礼物,也能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康复。
成都商报记者 魏晖 饶颖 摄影 程启凌 (患儿姓名为化名)